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初一试题库 > 月考 >

七年级下语文半期达标测试卷(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每题2分,共6分)
    黔之驴 柳宗元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 憖憖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为且噬己也: 且:并且
    B.稍近益狎: 益:渐渐,更
    C.驴不胜怒: 胜:能承受
    D.尽其肉,乃去: 尽:吃完
    7.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庞然大物    然往来视之
    B.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之爱
    C.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觉无异者
    D.无敢哗者 终不敢搏
    8.下面对课文的理解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叙写了老虎惧驴、识驴、戏弄驴、吃掉驴的完整过程。
    B.本文开头两句为故事的发生创设了一个合理的情境,也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C.本文的题目表明了作者讽刺意图是指向那些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
    D.这篇寓言运用拟人化的描写,刻画形象细腻生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