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玉兰花的记忆》 (12分) ①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每当院子里的玉兰花散放出清远的香味时,总有认识或不认识的邻人,专程前来要花。 ②玉兰花树约有两层半的楼房高。 自我有记忆起,便有花香。父亲总是起个大早,趁花含苞时便给摘下。他把较细的竹竿末端削成剪刀口状,以辅助摘花,有时亲自爬上树去摘,身手矫健。然后再把摘下的花,分别装在小袋子里,置于冰箱保鲜,一有邻人闻香驻足,便可以方便相赠。 ③当然,父亲一定会留下用手可以够得到的范围,让前来感染香气的邻居,也可以得到在绿阴中寻一抹清幽的乐趣。 ④念小学时,家人总要在我的书包里放些玉兰花,用手帕包好,以免损及象牙白的花瓣。 然后再三叮嘱,送给老师和同学。有时自己懒惰贪玩,便忘了,经常是老师提醒:“我又闻到花香哦。”我才猛然记起。 ⑤常常在送给老师后,玉兰花就所剩无几了,所以当同学向我要时,就显窘促,只好从亲近的同学开始送;一些偶有口角的,就给省下来了。现在想起来,真自觉小家子气。那时一直不明白,何以小小的花朵,竟有如此大的魅力?因为我总是喜欢花的姿态,远远胜过它的香气。直到渐渐长大,才稍稍明了这是一种喜悦心情。二十几年前,物资并不丰富,用香水的人当然不多。能在夏日清早感染一身香气,并持续整天,的确令人喜悦。在要花的过程中,即使不认识的人也能透过花间说家常,增进情谊,真是情趣无限。 ⑥而父亲赶早摘花,想到会有许多人喜欢他种的花,并盘算着不知今天的花够不够时,这份可以与人分享的心情,更是令人欣慰吧。尤其某个有晨曦的夏天清早,当我看见父亲摘下一朵沾露的玉兰花,小心翼翼地插在母亲的耳际,顺手理理母亲的头发时,我被这般美丽的父母深深感动。 ⑦我恍然大悟。原来,母亲身上的花影飘香,皆是父亲每天亲手插上去的。对父亲而言,这也许是极自然不过的一个举止,但跃入我眼里,却是温柔万分。我很难明确地描述出这份感动,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⑧玉兰花我有很特别的记忆。我曾在它的枝干上,每年刻画一痕,以志成长;也和姐姐爬坐上树枝,吃着西瓜,享受风的摇摆。但这都只不过是父亲无形中带给我的一些生活上的启示。 11、 文章题目是“玉兰花的记忆”,你认为作者围绕“记忆”回想了哪些事?(3分) 12、 文章第五段说“小小的玉兰花朵竟有如此大的魅力”,请说说“魅力”具体表现在哪里?(3分) 13、 请赏析文中划线句子。(3分) 当我看见父亲摘下一朵沾露的玉兰花,小心翼翼地插在母亲的耳际,顺手理理母亲的头发时,我被这般美丽的父母深深感动。 14、 请你点评文中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三、古诗文阅读(22分)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5、在前两句中,诗人借 来比喻风中摇曳的柳枝,形象地描绘出柳树的婀娜多姿。(2分) 16、清人王国维有语:“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借春天的柳树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分) 《论语十则》节选(10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7.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2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 (2)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18.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不思则罔 B. 可以为师矣 徐喷以烟 C. 为人谋而不忠乎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D.为之怡然称快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0.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个人道德修养方面,你从本文中得到什么启示?请选择一点,谈谈自己的体会。(2分) 学奕(8分) 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使弈秋诲二人弈( ) (2)为是其智弗若与( ) 22、.下列句中加点“之”的用法和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虽与之俱学 A. 观之,兴正浓 B.故时有物外之趣 C.学而时习之 D.鞭数十,驱之别院 2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弈秋,通国之善弈也。 24、为什么同样是学下棋,一个能够成功,而另一个却失败了?(用原文回答) 这件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2分) 四、写作 (30分) 25、生活中既有阳光灿烂的日子,也会有不期而至的风雨。它有时让人忍不住欢笑,有时又让人忍不住哭泣;有时让人忍不住叫好;有时又忍不住愤怒;有时让人忍不住好奇,有时又让人忍不住感慨万分……“忍不住”是常有的现象,它能表现出一个人的真感受、真想法、真性情。 请以“忍不住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忍不住”后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文字,将题目补完整。 ②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感情真挚,不得抄袭。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