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初一试题库 > 月考 >

部编版2018-2019届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阅读《观沧海》,完成9—10题。(5分)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9.曹操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观沧海》算得上“慷慨悲壮”吗?若算不上,请你试作概括(也用四个字),并指出这首诗表现了曹操怎样的理想和抱负。(3分)
    算不上“慷慨悲壮”(“慷慨悲壮”是对曹操诗的总体评价),可概括为:雄奇豪迈。这首诗表现了曹操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理想抱负。
    10.下列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2分)
    A.诗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交代登临的地点和方向,“观沧海”为全诗的诗眼,“观”字统领全篇。
    B.诗句“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写出了小岛的景物生机勃勃的特点。
    C.诗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海面上的秋风和洪波,虚写大风大浪的景象,声势令人惊心动魄,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
    D.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意思是日月好像从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入沧海。描绘大海吞吐日月的壮阔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点拨:实写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3题。(10分)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②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③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④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⑤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⑥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11.根据课文内容补全文章空白处,并明确这三处依次突出了春天新、美、力的特点。(各用一个字填空)(3分)
    12.“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话中的“杨柳风”指什么?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3分)
    杨柳风,吹动杨柳的风,指春风。意思是:春风吹到脸上不觉得寒冷,很温暖。
    13.第②段的画线句采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句中的“斜”字用得好,因为“斜”字表现了春雨细密、轻盈的特点。(4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