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初一试题库 > 月考 >

2017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含参考答案(厦门市同安区)(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材料二】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人生存能力明显增强,自然时间的变化对人的影响也相对减少。二十四节气对现代人而言,又有哪些积极意义呢?
    二十四节气为中国大众所普遍接受,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二十四节气的影响。一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相结合,已经成为人们的固定节日。比如清明节,除了讲究禁火、扫墓外,还有踏青、插柳、荡秋千等习俗;再如冬至也叫“冬节”,很多地方的人们除了祭祀祖先外,还会穿上新衣,全家团聚,置酒备筵,以示庆贺。这些活动几千年来一直延续不绝。
    二十四节气已经成为一种民族的“时间文化”。它至今仍然是我们中国人把握作物生长时间、观测动物活动规律、认识人的生命节律的一种文化技术。例如中医的季节用药习惯与治疗方式,日常饮食生活的季节调节与身体保健等。
    【材料三】“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于2016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有助于扩大它的影响力,增强对它的保护力度,为确保“二十四节气”的存续力和代际传承,文化部等单位制定了《二十四节气五年保护计划(2017—2021)》。政府将根据已制定的保护计划,与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一道积极实施系列保护措施,创造条件确保相关社区和群体在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传承与保护的行列中来,激发其积极性和自觉性,使“二十四节气”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7.下列对“二十四节气”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对于二十四节气的划分,早在西汉时期刘安著的《淮南子》一书中就有完整记载。
    B.二十四节气的制订经历了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公元前104年,邓平等人在《太初历》中正式将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并明确了其天文位置。
    C.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尊重自然、认识自然进而改造自然的体现。
    D.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知,节气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如白露、寒露、霜降反映出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
    8.结合材料二的相关内容,判断链接材料中描写的景象属于哪个节气,并陈述理由。(3分)
    【链接材料】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轿子即以杨柳杂花装簇顶上,四垂遮映(遮映:掩盖,遮蔽)。自此三日,皆出城上坟,但一百五日最盛。节日坊市卖稠饧(稠饧:chóu xíng,一种厚的饴糖)、麦糕、乳酪、乳饼之类。缓入都门,斜阳御柳;醉归院落,明月梨花。诸军禁卫,各成队伍,跨马作乐四出,谓之“摔脚”。其旗旌鲜明,军容雄壮,人
    马精锐,又别为一景也。——(选自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9.结合上面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将 “二十四节气”申遗。(4分)
    ㈣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15分)
    【甲】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
    【乙】南方多没①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②,十岁而能浮,十五而得其道。夫没者岂苟然③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①没(mò):没入水中,指潜水。②涉:趟水过河,徒手过河。③苟然:随随便便的样子。在文中指随便、轻易地就能掌握的。
    10.解释加点词。(4分)
    ⑴康肃忿然曰( ) ⑵康肃笑而遣之( )
    ⑶十五而得其道( ) ⑷见舟而畏之( )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以钱覆其口 见其发失十中八九 B.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尝射于家圃
    C.以钱覆其口 以其言试之河 D.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康肃笑而遣之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⑵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13.[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_______,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