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沈约孤贫,笃志好学,昼夜不释卷。母恐其以劳生疾,常遣减油灭火。而昼之所读夜辄诵之遂博通群籍善属文。济阳蔡兴宗闻其才而善之,及为郢州,引为安西外兵参军,兼记室。兴宗常谓其诸子曰:“沈记室人伦师表,宜善师之。” (节选自《南史?沈约传》) 10.以下各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母恐其以劳生疾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伤仲永》) B.济阳蔡兴宗闻其才而善之不能称前时之闻(《伤仲永》) C.兴宗常谓其诸子曰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D.宜善师之可以为师矣(《论语》) 11.请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而昼之所读夜辄诵之遂博通群籍善属文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2分) 13.请根据以上两篇选文,用原文句子回答:(2分) 沈约成才的自身原因:。 方仲永才能消失的原因:。 (三)新晴野望 唐?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①。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释】①氛垢:雾气和尘埃。 14.诗歌写出了雨后初晴原野的什么特点?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34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17题。(12分) 童年的朋友 高尔基 ①我醒来时,轮船又颤动着噗噗地响了。船舱的窗户明晃晃的,像一个太阳。外祖母坐在我身旁梳头,皱着眉头,老是自言自语地咕哝着。她的头发多得出奇,密密地盖着两肩、胸脯、两膝,一直垂到地上,乌黑乌黑的,泛着蓝光。她用一只手从地上把头发兜起来提着,挺费劲地把稀疏的木梳齿儿梳进厚厚的发绺里;她的嘴唇歪扭着,A黑眼珠儿闪耀着气愤的光芒,她的脸在大堆的头发里变得又小又可笑。 ②她今天样子很凶,但当我问起好的头发为什么这样长的时候,她还是用昨天那样温暖而柔和的腔调说: ③“看来这是上帝给我的惩罚,上帝说:给你梳这些该死的头发去吧!年轻的时候,我夸耀过这一把马鬃,到老来我可诅咒它了。你睡吧!还早着呢,——太阳睡了一夜刚起来……” ④“我不想睡!” ⑤“不想睡就不睡好了,”她马上表示同意,一面编辫子,一面往沙发那边瞧,母亲就在沙发上躺着,脸朝上,身子直得你一根弦。“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点声说!” ⑥外祖母说的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她微笑的时候,B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的雪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但这面孔却被松软的鼻子、胀大了的鼻孔和红鼻尖儿给弄坏了。她从一个镶银的黑色鼻烟壶里嗅烟草。她的衣服全是黑的,C但通过好的眼睛,从她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她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并且柔软得也像这个可爱的动物。 15.概括能表现出外祖母跟“我”是朋友关系的两件事。(2分) 16.仔细品味第③段中外祖母的语言,体会她的情绪产生了怎样的变化?作者刻画出这样的变化,有何用意?(4分) 17.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⑥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18.文中ABC三次写外祖母的眼睛,任选一处,说说所表现的内容。(3分) 我选: (二)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22分) 童年读书 莫言 ①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 ②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父亲反对我看“闲书”,大概是怕我中了书里的流毒,变成个坏人;更怕我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我就只能像地下党搞秘密活动一样偷着看书。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门就会去盗版一样。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骑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孙、眼里长手手里又长眼的杨任……一辈子也忘不掉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