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综合性学习。(10分)2014年1月31日,即农历甲午马年正月初一,金蛇狂舞告一段落之后,中国该进入万马奔腾之年了,东方十二生肖文化覆盖的国家和地区也迎来意气风发的马年。为此,孔湾中学七年级学生举行了“马年说马”综合性学习,请您参与此次活动。 1古代驾二马为________,驾三马为________,驾四马为________,一车四马为一________(2分) 2.中国人对马一直有一种特殊的情结,华夏语言中处处皆有“马”,你能写出两个带“马”字的成语和两个带有“马”字连续诗句吗?(4分) “马”字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字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古代的人们很早就与马建立起了亲密的关系,语言宝库中的许多成语都带“马”请根据提示写出含“马”的成语。终日奔忙谓之“”,不迷方向称“”(2分) 4.与马相关的俗语有许多,请你写出两个。(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12分)《狼》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加点的文言词语。(4分) (1)一狼径去()(2)其一犬坐于前() (3)一狼洞其中()(4)屠自后断其股()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3、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2分) 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B、又数刀毙之C、借旁近与之D、于舅家见之 4、本段中表现“狼亦黠矣”的句子有哪些?各用的是什么描写方式?(2分) 5.文末议论有何作用? 四.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选文侦破案件、《猫》(14分) 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白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咛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没有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象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多。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的,以为惩戒的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跳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芙蓉鸟被害案[森林123号刑事案] 1、案发现场情况:(2分) 2、犯罪嫌疑人:(2分) 3、犯罪嫌疑人作案证据: (1)、案发前的表现:(2分) (2)、案发后的表现:(2分) 4、对犯罪嫌疑人的惩罚方式:(2分) 5、案件真凶(1分): 6、案件定性:(1分) 7、案件反思:在这个冤案中,作者错在哪里?从这件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