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初一试题库 > 月考 >

新人教版2015初一上册语文第2单元月考测题(含答案解析)(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⑸于是,我突然想起一个故事。一次,穷困的法国作家拉伯雷想去巴黎,却偏偏一分钱也没有,就故意笑眯眯地当着警察的面拿出几张白纸,分别在上面写一“送给皇后的药”、“送给王子的药”、“送给公主的药”,然后在白纸里包了点红色粉末。那警察见拉伯雷行踪古怪,疑为刺客,便把他押到了巴黎,经审查排除了刺客的嫌疑,又只好把他放了——真是妙极,笑眯眯的拉伯雷一分钱也没花,便平平安安地到了巴黎!
    ⑹真佩服这位乐观豁达的拉伯雷,真佩服这种笑眯眯的人生态度!尤其有趣的是,笔者钻研法国文学时,居然找到了上述谜语的出处——就是拉伯雷说的:“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
    ⑺不是吗?如何看待生活,的确与人的主观世界有关:心中没有阳光的人,势必难以发现阳光的灿烂!心中没有花香的人,也势必难以发现花朵的明媚!
    ⑻既然如此,以豁达的态度面对人生吧!别小肚鸡肠!别斤斤计较!别动不动就背上沉重的十字架!
    1、文章开头引用谜语,有何作用?(2分)
    2、第二段中“不动声色”表现了朋友什么样的性格?(2分)
    3、第四段中“果然有道理”,你该如何理解其中包含的道理?(2分)
    4、第五段中拉伯雷*什么平安地到达巴黎?请用简明的话概括(不超过6个字)(2分)
    5、第六段中拉伯雷的话与前面的谜语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2分)
    6、模仿第七段中加线句子的格式和修辞,补写两个句式相同的句子。(2分)
    7、最后一段连用几个感叹句,有何作用?(2分)
    8、读了本文,你认为生活还是什么?请运用两个比喻对它进行描摩,每个不少于两个字。
    生活是;生活是。(2分)
    三、作文(30分)
    人生是多姿多彩的。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见雪,第一次等候小鸟孵出来,第一次上网,第一次挨批……第一次的经历不一定都愉快,但给你留下的印象一定是终生难忘的。请你将题目“第一次……”补充完整,写下你第一次难忘的经历和感受,注意写出真情实感,字数在500字以上。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
    1、tuìzǐ缀
    2、(1)神态描写语言描写(2)心理描写行动描写
    (3)语言描写(4)行动描写
    3、(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诲人不倦(3)学而不厌
    (4)不耻下问(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6)任道而重远
    4、D
    5、举、故、泯、益、愧、旷
    二、阅读理解。
    (一)1、小油灯(“我”)2、生活在贫穷、落后、愚昧的环境里。3、聪明、执著、刚毅;深明事理、善解人意;对理想充满强烈的渴望之情。(意思相近即可)4、表现手法:运用对比烘托、侧面映衬的手法;语文表达:具有质朴简洁、含蓄隽永的特点。(不论选择哪方面,只要言之有物,合情合理即可。)
    (二)1、摔撞
    2、(1)第二次将蜜蜂赶走。
    3、蜜蜂的左翅香皱折的一团纸,不能飞行了。
    4、表现我不珍视小蜜蜂表现小蜜蜂顽强不屈的精神。
    5、划线的句子属于细节描写,表明“我”深入观察蜜蜂而忘了自己,也写出我对蜜蜂态度的转变,表达了我对蜜蜂顽强生命力的赞颂。
    6、原题“生命生命”,采用反复的修辞强调了生命的重要,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敬畏。
    7、通过写我两次将小蜜蜂踩入沙土,小蜜蜂努力振翅飞翔的故事,表达了我对蜜蜂顽强生命力的赞颂。
    (三)
    1、生动有趣,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另还有助于快速入题。
    2、乐观豁达
    3、道理在于生活与人的主观世界有关。悲观地看,生活悲观;乐观地看,生活阳光灿烂。生活与人的心态是相辅相成的。
    4、乐观豁达或聪明和智慧。
    5、不同在于多了个比喻“是一面镜子”,说明了生活与镜子一样可以反映人的喜怒哀乐。
    6、略
    7、连用感叹句,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和号召力,激发人们去乐观地投入生活,豁达地面对人生。它如号角,如战鼓,敲打涤荡着人的灵魂。
    8、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