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初一试题库 > 月考 >

苏教版2015初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月考试卷(含答案解释)(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7.综合性学习。(5分)
    在日复一日的时间河流里,节日就像一个个停泊的码头,人们徜徉其间,体味某种特定的情景,把情绪调到兴奋的波段,尽情释怀,使平淡的日子有了起伏。节日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品尝浸润历史味道的节日食品,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中,人们更能得到文化的熏陶、精神的洗礼。
    让我们一同走进主题为“徜徉于中华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1)【节日搜集】很多古诗句浸润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请写出下列诗句涉及的节日名称。(1分)
    [示例]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节日:春节
    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节日:
    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节日:
    (2)【节日探源】品读下面的文字,写出其中隐含的人物故事和节日习俗。(2分)
    它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让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人物故事:节日习俗:、
    (3)【节日论坛】对不少人来说,“吃”成了过传统节日的主要内容,好像吃了某一节日的特色食品就算过完这一节日了。特别是每一个传统节日前夕,商家为了推销节日食品,大肆炒作,为“吃”推波助澜。这种忽视传统节日深层内涵的现象,你如何看?班上同学对此要举办一个小论坛,请你为本次论坛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
    看法:
    宣传标语:重视传统节日内涵,。(要求与上句结构相似)
    第二部分(共35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8.题目中的“十五夜”告诉我们本诗写的是节夜晚的情景。(1分)
    9.说说“不知秋思落谁家”中“落”字的妙处。(2分)
    10.请发挥一下想像,描述一下“中庭地白树栖鸦”所描绘的画面。(2分)
    (二)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回答问题。(9分)
    我向船头一望,前面已经是平桥。桥脚上站着一个人,却是我的母亲,双喜便是对伊说着话。我走出前舱去,船也就进了平桥了,停了船,我们纷纷都上岸。母亲颇有些生气,说是过了三更了,怎么回来得这样迟,但也就高兴了,笑着邀大家去吃炒米。
    大家都说已经吃了点心,又渴睡,不如及早睡的好,各自回去了。
    第二天,我向午才起来,并没有听到什么关系八公公盐柴事件的纠葛,下午仍然去钓虾。
    “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我抬头看时,是六一公公棹着小船,卖了豆回来了,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豆。
    “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说。
    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
    我点一点头,说道,“好。”
    “豆可中吃呢?”
    我又点一点头,说道,“很好。”
    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