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初一试题库 > 月考 >

苏教版2015初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5)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7.(1)A.中秋节B.重阳节
    (2)屈原投江吃粽子插艾叶(艾叶也叫青艾、艾草)
    (3)看法:【示例】我们不仅要过“物质的节”,而且要过“精神的节”。传统文化需要发扬光大,传统节日不能仅是“小吃节”。
    宣传标语:【示例】①彰显民族文化瑰宝②弘扬中华民族文化[(1)题中A句抓住“月明”“秋思”两个关键词推断;B句中的“茱萸”与我国民间风俗有关,九月九重阳节这天,人们插茱萸“避邪”。(2)题由“汨罗江”和“粽叶”“艾香”很容易想到屈原投江的故事以及吃粽子、插艾叶的风俗。(3)题要明确反对忽视传统节日深层内涵的现象,点明不能仅重视“吃”,更要重视节日的精神内涵;观点正确,能自圆其说即可。宣传标语在结构上与上句要相似,在内容上要紧扣“精神”方面。]
    8.中秋。(题目中的“十五夜”,结合三、四两句来看,应指中秋之夜。题目的意思是:写在中秋节之夜的望月所感。诗题另作“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9.“落”字给人以动态的感觉,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的秋思随着月色洒落人间的情态。(古人作诗写词是非常讲究炼字的。诗词中有许多字,语意两工,是诗人“捻断数茎须”而成。这些字,不仅能准确地传达事物的特征及诗人的思想感情,而且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10.月光洒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叫声逐渐停了,它们已习惯刺眼的明月,纷纷进入梦乡。[描绘诗歌的画面,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要正确理解诗词,抓准诗词中的主要景物。(2)要借助联想和想像,在忠实于诗词原意的基础上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以丰富画面的意境。怎样联想呢?既可以联想作者创作诗词时是怎样的心境,诗词中的景物已浸染上作者怎样的情感,又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联想到这些景物在自己平时看起来是一种怎样的情景。]
    11.因为那夜的豆是与双喜、阿发等农民孩子一起吃的,豆香值得怀念,但更值得怀念的是那些小朋友们天真活泼、热情好客的性格以及淳朴无私的品德和纯真的友谊。那夜的戏是和小朋友们一起看的,看戏前后那丰富有趣的生活是值得留恋的。美好的童年,永远失去了,多么值得怀念啊!(这一段写对社戏的怀念,起着点明中心的作用,应紧扣中心来回答,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12.文章是一篇小说,可以说其中的“我”有少年鲁迅的影子,但绝对不能等同于鲁迅本人。(要明确小说中的“我”不等于作者本人。)
    13.以双喜为首的农民孩子是招人喜爱、令人赞佩的。他们具有天真活泼、幼稚顽皮的孩子气,又不乏聪明机智。他们热情诚恳,爽直无私,既爱劳动又会劳动。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农民孩子的性格和美德。(要结合人物的言行、身份等情况谈。)
    14.姑娘女婿拎了粽子走娘家,更多的是穿上花花绿绿的新衣到岑河镇上“晒叶子”;赛龙舟;喝酒、吃炒面。(文章主要讲了这三件事,理清了文章的段落结构,就能准确解答本题。)
    15.“杂龙”取众多“龙”的优点;胜负并不在于形式。(重点联系以下两句来回答本题,“杂龙匆匆赶到,匆匆下水,匆匆上阵”“一边姑爷,一边舅爷,输了赢了又不是外人”。)
    16.姑爷性格随和、宽容;舅爷性格争强好胜。(从倒数第2、3段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两人的性格特点。)
    17.“吼”既能表现秦腔高亢激越的唱腔特点,又能展示秦腔艺人刚正耿直的精神特质。(“吼”的意思是大声喊叫,用吼而不用唱点出了秦腔的高亢激越,这在文章第十七段中有体现。香伶父女两代人都吼秦腔,都过着清贫的生活,尤其是香伶,她演包公戏里戏外始终如一,甚至大义灭亲,把丈夫送进监狱,体现其刚强正直。答出“高亢激越的唱腔特点”,答出“刚正耿直的精神特质”,意思对即可。)
    18.表现了香伶爹对秦腔艺术的热爱与不舍,以及他对秦腔艺术传承的担忧与期望。(香伶爹一生热爱秦腔,但一生穷困潦倒。他爱女儿,临终时不希望女儿再过这种苦生活;但他更爱秦腔,不甘心作别秦腔,希望秦腔艺术能一代代传下去,又担心秦腔艺术渐渐失传。答出“热爱与不舍”,答出“担忧与期望”,意思对即可。)
    19.一是因为一个小姑娘却扮演了包公的角色;二是因为小姑娘的唱腔高亢激越,非同寻常。(第十七段中,老艺术家们原以为香伶“小巧玲珑”,“准是闺阁旦的好角儿”,可结果大出意外,灵秀的香伶却演了粗犷的包公,唱腔“高亢激越”且把秦腔“吼得地动山摇”,所以评委们惊呆了。答出小姑娘扮演“包公的角色”,答出小姑娘唱腔“非同寻常”,意思对即可。)
    20.既是对香伶爹一生艰辛的总结,又为下文写香伶因秦腔忍受身心的煎熬埋下伏笔(做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句话出现在第十四段,香伶提出“进县剧团吼秦腔”后文化馆的老师这样说。事实上,香伶爹吼了一辈子秦腔,一生艰辛,正应了这句话。香伶现在又选择走这条路,预示着她的生活也会充满艰辛,这样就从写香伶爹过渡到了写香伶。分析恰当,答出“承上启下”,意思对即可。)
    21.(1)热爱秦腔,执着,充满正义感。
    (2)【答案示例】
    [示例一]会变成。香伶对秦腔的热爱、高尚的人格以及秦腔自身永恒的魅力都会影响女儿,让她走上秦腔艺术之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