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初一试题库 > 月考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新人教版)(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二、阅读理解(60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11---14题。(16分)
    《论语》十则
    (1)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 不学则殆。”(《为政》)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9.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3分)
    (1)不亦说乎 (2)诲女知之乎
    (3)是知也
    10.按要求用原文填空。(6分)
    (1)写出课文中谈学习方法的两个句子:
    答:
    (2)写出课文中谈学习态度的两个句子:
    答:
    (3)写出课文中谈个人修养的两个句子:
    答:
    1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4分)
    ⑴、人不知而不愠 ⑵、学而不思则罔
    ⑶、见贤思齐焉 ⑷、诲女知之乎
    12、译句:(4分)
    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28分)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3、划分层次,并说说两层分别描写了什么,第一层和第二层写法上有什么不同?(3分)
    答:
    14、这段文字描写的春雨的特点有: (2分)
    15、这段描绘了一幅春雨图,这幅画着力表现的特征。(2分)
    16、“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是一个比喻句,像牛毛写出了雨       的特征;像花针写出了雨        的特征;像细丝写出了雨       的特征。(3分)
    17、“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中“逼”字突出了小草        的特点。“逼”字的作用是。(4分)
    18、“可别恼”指的是(  )(2分)
    A、雨是最寻常的   B、一下就是三两天
    C、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D、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19、与文中“人家”这个词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3分)
    A、人家都不怕,就你怕。  B、你把东西快给人家送回去吧。
    C、这个村子有百十户人家。  D、原来是你呀,差点把人家吓死!
    20、摘录有关词句填空:(3分)
    ⑴最能表现景物色泽清亮晶莹的一个动词是 。
    ⑵运用拟人物法传达出春雨中的乡村安静和平气氛的一个词是 。
    ⑶最能显示江南地方色彩的一句话是 。
    21、写景当中往往寄寓着感情。该段文字字里行间渗透着 的感情。(2分)
    22、对“树叶儿……戴着笠”几句描写顺序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先动景后静景;先近景后远景;先绘物后写人。B、先静景后动景;先远景后近景;先绘物后写人。
    C、先静景后动景;先近景后远景;先绘物后写人。D、先动景后静景;先远景后近景;先写人后绘物。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