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2)段中“母亲回来生气地责骂时,我振振有词说:‘老师讲要表扬诚实的孩子,您却批评我!’母亲忍不住扑哧笑了”,结合上文内容,说说母亲为什么转怒为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结合全文内容,概括“我”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多次写父母给“我”的爱,请写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并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中起过渡作用的自然段是第________段。 17.“成长的桥”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结尾画曲线的句子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表达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详写的是哪件事?详写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创新运用 19.任何两个事物都可以经过几个递进的联想建立起联系。如“钢笔”和“月亮”本来没有任何关系,但只要经过四步联想,就可以建立联系,如“钢笔--作文--题目--中秋--月亮”。请你发挥想象,在下面事物之间建立联系。 (1)“蜜蜂”和“园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杯子”和“墙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星星”和“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你展开联想,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将“朝阳”、“长江”、“少年”这三个词扩展成一段话,描绘一幅美丽的画面。 答: 自评反思(学习本文后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园地(家长、学生、教师互相交流,教学相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