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登纱帽望松涛 提纲:(一)群峰相连——言其势磅礴。 (二)大坝淼水——言其蓄量大。 (三)水电线路交织——言其水电足。 (四)下游渠道纵横——言其灌溉广。 (五)下游地广野平热作葱郁——言其农事盛。 作画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这个提纲,完成了一篇很不错的习作,老师在其评语后面赠送给学生一首诗,题为:登纱帽望松涛 松涛转水塞回峰,我辈曾留万代功。 湖泊江河能倒置,山川原野尽沟通。 长春稼浪千重绿.闪电珠联九曲红。 物换星移人所志,流金溢彩画图中。 这位老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又给予学生点拨、鼓励,这样,学生的灵活、独创的思维,就得到了应有的训练。从这个例子看来,这种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很费力,学生本身就拥有活跃多变的思维,我们教师只须从中启发、点拨、鼓励他们。 二、培养中学生语文学习的课前预习习惯 中学语文教改工作繁重,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是语文教改工作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抓好这一环节,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也有利于学生顸习习惯的培养。 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一方面初步了解了课文的概况,对课文摸着了底。学生运用记忆、知识、技能,从中解决了新教材中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又能有针对地在课堂上解决在预习中未解决的问题,突出重点难点。 另一方面学生进行预习,自习能力得到反复的训练,自习习惯得到培养和形成。对于预习的方法,教师平时应该进行指导,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因材施教,进行个别指导,提高学生对预习的兴趣。 三、培养中学生语文学习的课堂听课习惯 听课这一语文教学活动,是学生接受新知识,学成新技能的最重要的学习环节。要提高听课效率,必须培养良好的听课习惯。良好的听课习惯表现在专心听讲,大胆质疑,并善于发表己见,积极联想,分析探究,用心听记。概括而言,就是养成听、思、议、记的好习惯。 (1)怎样才能促进学生重“听”呢?要促进课堂上学生重“听”,教师一定要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努力驾驭语言文字,运用优美的教学艺术增强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粘住学生的心灵,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设疑释疑,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