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阅读理解 (一) (12ˊ)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6、第一句中的“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怎样的情景?有什么表达效果?(3ˊ) 7、“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几句话为什么要这么排列?(2ˊ) 8、“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中的“闹”字写出了怎样的情景?这里写蜜蜂有什么作用?(3ˊ) 9、在这副春花图中,它的写景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2ˊ) 10、这段文字中,大部分是写实景,但有一句话是写虚景,请问这个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ˊ) (二) (14ˊ)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1、请解释下列加点的字。(6ˊ)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__________ ②去后乃至 __________ ③尊君在不 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相委而去 __________ ⑤下车引之 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入门不顾 __________ 12、翻译下列句子。(6ˊ)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如果父母不在家,家中来了客人,你该如何接待?(2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13ˊ) 再也见不到父亲了!我羡慕那些父母尚在的同事,常常呆望和父亲一般年纪的老人…… 母亲病故,父亲不到四十岁。怕我们姐弟受气,没有续弦。我记不得母亲的音容,懂事起就在父亲爱抚下,父亲也是母亲。抱我串门,背我看病;冬夜,屋破被薄,父亲搂着我入睡。父亲盼我长大,问我长大干什么?我说:“我长大当官,挣老鼻子老鼻子钱,给爹打酒喝!”父亲高兴地从头抚摸到我脚趾。父亲找不到固定的工作,我们常挨饿,我们每天像小鸟一样等着父亲回家。遇到下雨,我站在门槛上,透过被雨淋坏的门纸看地上的雨泡,我一遍一遍念叨:“天老爷,别下雨,包子馒头都给你。”心里酸酸的,直到父亲湿淋淋回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