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文中“我才醒”和“我才睡熟了”两个“才”字的含义有何不同?它们饱含着对蔡老师怎样一种思想感情? (2分) 10.下列语句表述正确的两项是。( )( )(2分) A.第一句表明“我”是一个非常内向的孩子,不愿向老师表露自己的感情。 B.第二句的人称由第三人称“她”转换成第二人称“你”,是因为此时“我”和老师面面相对。 C.第三句中“漫长”一词不仅指暑假日子长,更主要的是指自己感觉与老师离别的日子太长。 D.第四句中“珍宝”一词意为最可宝贵的东西,它的近义词是瑰宝”。 11. “对你是多么依恋!”和“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中加点词能否互换?为什么? (3分) 12.划线句子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3分) (二)陈太丘与友期(15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4分) (1) 陈太丘与友期( ) (2) 元方入门不顾 ( ) ⑶ 相委而去 ( ) ⑷下车引之 ( ) 1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陈太丘与友期》这个小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却“入门不顾”。他这样做你认为过分吗?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发挥你的想像,把“友人”遭驳斥后的神态、心理活动及言行描述出来,100字以内。(3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