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给下列新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4分) 新华社北京6月19日电: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19日与14位国民党籍县市长发表“反映基层心声,支持罢免提案”共同声明,表示“反贪罢扁、清廉救台”已经不是个别政党的诉求,而是台湾民众的共识。 马英九表示,由泛蓝阵营担任县市长的地区涵盖全台将近7成的土地与人民,声明反映了要求陈水扁尽速下台的心声。他说,罢免陈水扁的联署人数已超过70万人,预计会超过百万人。罢免案原本不需要联署,联署活动表达的是基层民众对陈水扁的不满心声。 古诗词填空:(每空1分,共8分) 16.《登飞来峰》中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 17.《相见欢》中抒发诗人哀思离愁之痛的诗句是:___________
18.《小石潭记》中描写潭中景物动静结合的句子是:___________。 19.弃我去者,___________。乱我心者,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20.人们赞美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名句:___________。 二.阅读训练(共36分) 《藤野先生》节选 鲁迅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21.选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4分) 22.“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两句中两个“他们”分别指代什么人?(4分) 23.“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什么?(4分) 24.“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一句中“我的意见”指什么?“却变化了”指什么?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 25.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怎样理解?(4分) (二)阅读《三袋米的故事》,并回答问题。(16分) 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去世了。娘儿俩相互搀扶着,用一堆黄土轻轻送走了父亲。母亲没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那时村里没通电,儿子每晚在油灯下书声朗朗、写写画画,母亲拿着针线,轻轻、细细地将母爱密密缝进儿子的衣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一张张奖状覆盖了两面斑驳陆离的土墙时,儿子也像春天的翠竹,噌噌地往上长。望着高出自己半头的儿子,母亲眼角的皱纹张满了笑意。 当满山的树木泛出秋意时,儿子考上了县重点一中。母亲却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干不了农活,有时连饭都吃不饱。那时的一中,学生每月都得带30斤米交给食堂。儿知道母亲拿不出,便说:“娘,我要退学,帮你干农活。”母亲摸着儿的头,疼爱地说:“你有这份心,娘打心眼儿里高兴,但书是非读不可。放心,娘生你,就有法子养你。你先到学校报名,我随后就送米去。”儿固执地说不,母亲说快去,儿还是说不,母亲挥起粗糙的巴掌,结实地甩在儿脸上,这是16岁的儿第一次挨打…… 儿终于上学去了,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母亲在默默沉思。 没多久,县一中的大食堂迎来了姗姗来迟的母亲,她一瘸一拐地挪进门,气喘吁吁地从肩上卸下一袋米。负责掌秤登记的熊师傅打开袋口,抓起一把米看了看,眉 头就锁紧了,说:“你们这些做家长的,总喜欢占点小便宜。你看看,这里有早稻、中稻、晚稻,还有细米,简直把我们食堂当杂米桶了。”这位母亲臊红了脸,连说对不起。熊师傅见状,没再说什么,收了。母亲又掏出一个小布包,说:“大师傅,这是5元钱,我儿子这个月的生活费,麻烦您转给他。”熊师傅接过去,摇了摇,里面的硬币丁丁当当。他开玩笑说:“怎么,你在街上卖茶叶蛋?”母亲的脸又红了,支吾着道个谢,一瘸一拐地走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