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死。从此皇帝再不穿别的衣服。有一次,他的爱妃陪他喝酒,无意间讲了一句:“啊呀,把胸膛弄脏了!”另一次,一位大臣辞职后说:“再不用看不穿衣服的皇帝了。”都因犯了皇帝的禁令而被杀。又一次大阅兵,皇帝竟杀了一千多群众。人们建议皇帝换一件新衣服,都遭到他的拒绝。以后大家都回避皇帝,但他仍起疑心,凡是有笑声的人家,都把人抓来杀了。 一次,“我”在睡梦中接到安徒生发来的电报,电文是《皇帝的新装》最后一节游行结束了,皇帝气得要发疯,捉拿了骗子进行绝密审讯。骗子说不该治他们的罪,因为“没有相信谎话的皇帝,也就没有骗人的我们”。还说:“坏就坏在说皇上实在没穿衣服的人,该把他们抓来治罪才是。”于是皇上下令追查,因为所有的老百姓都说了,不好办,又下令追查第一个说这话的人,这样就抓到了那个小孩。小孩承认了自己所说的话。可是,怎么判罪呀?皇帝翻遍了所有的法典,找不出一个恰当的罪名。他一恼,冲口而出:“那么多人说假话,谁叫你说真话来?你犯的就是说真话罪!” 这是一个很有趣味、可以培养想象能力的题目。要写好这个片段,一方面要深入理解童话的内容和皇帝的性格,一方面要培养创造思维能力,使想象具有丰富性、深刻性和清晰性。学生从两则续篇中受到启发,思维就会活跃起来,教师要因势利导,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海阔天空地漫谈,鼓励独立思考。启发思考的问题课前要作些设计,例如,皇帝对老百姓会怎么样?对小孩子会怎么样?对骗子会怎么样?对大臣们会怎么样?反过来,老百姓会怎样看待皇帝?大臣们会怎样看待皇帝?假设皇太子已经成年,他会怎么样?假设当时有农民起义军,情形又会怎么样?如此等等。学生议论时教师再随机诱导。 《皇帝的新装》教学建议 一、本文是一篇童话,充分体现了作者天才的想象能力。因此,教学这篇课文,应紧紧抓住这一特点,一方面让学生边读课文边猜读,看看自己的想象和作者的想象是否有差别;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想象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语言描写的妙处,深入把握作品深刻的思想意义。猜读时,到了一个新情节的开头,不要急于往下读,可以让学生把书合上自己先试着想象想象,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例如: 读到“为了穿得漂亮”,可以想象一下,这个皇帝图漂亮图到什么程度。 读到“来了两个骗子”,可以想象一下,这两个骗子会怎样行骗。 读到“都看不见衣服”,可以想象一下,这个皇帝会怎样想,怎么办。 读到“这位善良的老大臣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可以想象一下,这个老大臣看到骗局会怎样表现。 读到“皇帝又派了另外一位诚实的官员去看工作进行的情况”,可以想象一下,这个官员看到骗局又会怎样表现。 读到“皇帝很想亲自去看一次”,可以想象一下,这个皇帝看到骗局又会怎样表现。 读到“第二天早上,游行大典就要举行了”,可以想象一下,宫内宫外看着光身子的皇帝将会怎么样,结局会怎么样。 想一想,读一读,体会体会安徒生的想象力多么丰富,多么精妙,自己哪些想象也很好,也可以让学生介绍些自己所想象的情节。讲读分析则要着重分析课文想象的特色。 二、教学本文,要重视朗读。在大致了解内容的基础上,最好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朗读前应该先让学生分清哪是叙述部分,哪是人物的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从而读出各自不同的感情。有录音带的学校,也可以先让学生听听录音,然后再自己朗读,效果可能会更好。 三、这篇童话字面上容易懂,故事又有趣,讲读要防止浮而不实、追求表面热闹而不注意深入理解,要注意引导学生仔细玩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