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初一试题库 > 月考 >

初一语文教学设计:《社戏》5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叙事有详有略的写法。
    2.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等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的写法。
    3.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4.了解农家少年高尚纯朴的优秀品质和聪明才干,了解课文所表达的对劳动人民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叙事有详有略,围绕中心选材。
    2.刻画人物形象。
    3.景物描写与中心的联系。
    教学难点:
    课文最后一段的含义及在全文的作用。
    教学过程:
    本文为现代文学作品中的精品,在充分备好课,把握教学重点,难点的基础上尽量把课上得生动。
    课前提示:
    阅读课文,查阅《新华字典》,给生字词注音。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
    第一课时
    侧重点:
    1.熟悉课文,理清结构。
    2.记叙的详略。
    过程:
    1.简介作品时代。(因对鲁迅的有关常识已有所了解,讲此课时可让同学们回忆,重温,以求加强巩固)
    2.朗读课文。(本文为文学的精品。课文用第一人称叙述“我”看戏前后的一些事情,鲁迅把这些事情写得十分生动有趣,使人读后印象深刻,难以忘怀。因此第一次接触课文,一定要强调朗读效果,或教师范读课文,或找朗读程度好的同学来读。可播放录音。)
    3.从情节入手,理清本文结构。
    作者用笔讲究浓淡疏密,即叙事有详有略的写法,值得我们认真学习。老师可引导学生体会,巧妙设题,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4.看戏全过程(包括看戏前的风波),按着事情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几层?
    5.文中有几处景物描写,你喜欢哪一处,为什么喜欢。(引导学生掌握景物描写与表现中心的关系和景物描写的方法。)
    第二课时
    侧重点:
    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行为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
    对结尾一段的理解。
    过程:
    1.本文成功地刻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你最喜欢哪几个人物?他们具有怎样的品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同样是吃豆,为什么文章最后二段写当天的豆没有昨夜的豆好,又为什么说“我实在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
    3.《社戏》按题目所示似乎应该写戏,但文中大量的篇幅写了戏外的天地,是不是离题了?
    4.归纳中心思想。
    5.围绕中心选材。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社戏》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选材进行比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