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叙事有详有略的写法,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叙事有详有略的特点。 教学性质: 教读课。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解题设疑导入。 1.解题:“社”,“礻”旁加“土”,是个会意字。“礻”表示祭祀,“土”是土地神。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社”。按照我国民间的习俗,每到插种或收获的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在绍兴地区,后来发展为以演戏的形式祭社,这时候演的戏就称为“社戏”。 2.指导学生读“预习提示”,概括要点:这是一篇小说,虽然是以作者的经历为素材创作的,但“我”是小说中的人物,不是鲁迅。课文是《社戏》这篇小说的节选,“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诚挚情谊的眷恋。” 3.设疑引入:课文结尾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那夜吃的是什么豆?看的是什么戏?真的那么好吗?在课文中作者是如何写社戏的?请同学带着这些问题听教师朗读,看看课文写了什么?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二)教师示范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批画出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词句。 (三)讨论:课文哪一部分正面描写看社戏?演的什么戏?戏真的特别好吗? 明确:第17至21段,描写看社戏。演的是什么戏,课文中也没说。戏本身也并不好。“一个红衫的小丑被绑在台柱子上,给一个花白胡子的用马鞭打”“实在要算是最好的一折”。 引导:看戏本身也写得不多,不详,那么作者写了些什么?是什么使“我”难以忘怀呢? (四)引导学生重读课文,理清结构,提示学生注意时间和地点的转移。 (五)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1.提问:平桥村本是一个“极偏僻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可课文中说“但在我是乐土”,为什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