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初一试题库 > 月考 >

初一语文教案示例:《最后一课》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复习目标:
    1、 掌握文学常识。
    2、 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体现思想感情,进而深而体会本文中心。
    3、 了解本文结构。
    重点: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时间:一课时
    过程:
    一、 导入:《最后一课》是一首爱国主义的交响曲,对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的描写是这首交响曲的主旋律,本文对郝叟、镇长、邮递员以及班上学生的描写则起到了配合主旋律的作用。对于人物的语言、表情、行动、心理、服饰的描写以及对布告牌、金龟子、鸽子等的细节刻画,都是爱国主义的音符。这些音符组成一首悲惨的爱国主义乐曲。
    二、 自己掌握文学常识,生难字,看预习提示并了解时代背景。
    三、 学生自读课文一遍。
    四、 熟悉本课结构
    1、 第一部分(1—6)交代背景,为下文作铺垫。描写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的见闻和心理活动。
    2、 第二部分(7—23 )情节的发展,主要写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中表现的爱国感情。
    3、 第三部分(24—29)高潮、结局,最后一课结束时的悲壮和不屈精神。
    结构上的一个特点:前后照应
    例:“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与后文“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
    另外:①关于分词问题,前后三次,推动了情节发展。②关于戒尺问题,前后三次,突出了人物严厉的形象。③镇公所的布告牌两次,突出故事的社会背景。
    五、 理解重点句的含义,借以理解人物形象。
    1、 小弗郎士的变化。
    ① 从贪玩、不爱学习——热爱法语
    ② 从怕老师——理解、同情并尊敬老师 找出相应的句子
    ③ 从幼稚不懂事——热爱祖国
    2、 韩麦尔老师
    ① 外貌描写:“穿……打……,戴着……这套衣服只有……”在上最后一课时,穿上节日的盛装,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② 神态:结尾部分“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为什么韩麦尔先生听到钟声就脸色惨白?小弗郎士为什么感到其形象高大?
    ③ 语言描写:“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其含义:掌握祖国语言,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击普鲁士侵略者,求得民族解放。
    ④ 动作与神态描写:“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写完之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
    理解:一方面表现他对祖国必胜的信念,另一方面写出了他面对祖国被占领的残酷现实陷入了极大的痛苦。
    六、 朗读全文。
    板书:
    最后一课
    1、 小弗朗士(前后对比)————略写
    爱国主义感情
    2、 韩麦尔①外貌②语言③动作神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