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初一试题库 > 月考 >

初一语文教案:27 《郭沫若诗两首》(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②有感情地集体朗读诗歌,注意声音不要太高,语气舒缓,要带出轻松神往之意。
    了解这首诗的写法及风格,学习联想和想像的手法
    ① 引导学生讨论:可不可以删去第一小节的街灯和明星而直接想像天上的生活?为什么?
    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让学生明确这首诗运用了联想与想像的手法。如,第一小节运用了联想的手法,诗人看到“远远的街灯”,星星点点,时隐时现,很像天上的星星,就自然而然地把街灯与明星联系起来。“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这就是联想,这种联想既描绘出迷人的夜景,又暗示出了对现实的不满,对光明的追求,把内容由人间转到天上,为下文展开想像打下了基础。
    第二~四小节,诗人描绘天上街市的美丽,街市上陈列物品的珍奇和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走的幸福,都是诗人想像出来的。这种想像,又是以在人间看到的街灯、明星为基础的。人间天上,亦真亦幻,折射出作者美好的人生理想与追求,体现了诗作的浪漫主义风格。
    以上内容,学生讨论时可能说不全面,教师可以提示,要帮助学生明白产生联想要有一定的基础,要有可以产生联想的那个相接点,而想像则是以现实情景和现实生活为基础的。
    ② 学生讨论:举例说说,这首诗的语言好在哪里?
    学生可以从任意角度说,如,a.诗句押韵、和谐。例如第一小节的韵脚“星”、“灯”;b.用词准确。例“珍奇”、“浅浅的”;c.语气亲切。例“我想”、“你看”;d.表达信心很坚定。例“定”、“定然”。不要对学生多限制,也不要要求多么理论化,学生能结合诗歌把体会说出来就行了。
    学生自由背诵课文
    小结
    诗人运用联想与想像的手法,用优美而又亲切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美丽的天街,创造了牛郎织女自由幸福的生活图景。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特色。
    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背诵一遍这首诗,感受诗人的美好情怀吧。
    布置作业
    ① 背诵这首诗,会默写。
    ② 发挥想像,将这首诗改写成散文,要注意具体情节的描写。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静夜》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与诗人郭沫若先生一起遨游仙境。今天,我们再面对月光淡淡的《静夜》,看看它能引起你多少美妙的遐思,使你产生多少奇瑰的想像。
    朗读课文
    ① 教师范读,可配背景音乐:钢琴曲《星空》,并投影出示朗读节奏、重音。
    学生边听边注意老师朗读的声音的大小,速度的快慢,节奏的强弱和语气的轻松舒缓。
    ② 学生模仿,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再集体朗读。
    探究学习
    ①讨论,理解内容与写法。
    a.这首诗哪部分写实?哪部分想像?写实与想像部分都突出了夜晚的什么特点?
    b.这首诗的两个小节之间有着什么内在联系?
    c.这首诗的结构与《天上的街市》有哪些异同?
    d.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些句子?为什么?
    通过讨论,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明确:
    a.诗的第一小节描绘了静谧的夜景,属写实;第二小节属想像。无论写实还是想像都突出了夜晚的“静”。
    b.第二小节开头的劈头一问“天河何处”,结束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