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的词句摘要: 朋 三 和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②精读课文,探究课文思想内涵。 a.学生自主阅读。 教师要求学生思考:课文在学习态度上强调什么?学习方法上又强调什么?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学习态度强调要谦虚,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 教师再要求学生思考:哪些语句强调谦虚,哪些语句是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并分别说明理由。 谦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独立思考、复习:学而不思则罔;温故而知新;传不习乎? b.班上讨论、交流以下两个问题: ◆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在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够,今后有何打算? 作业 ① 必作:“研讨与练习”第一题。 ② 选作:课外阅读《论语》,了解孔子的其他教育思想。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研读有关修身做人的内容,小结全文,背诵课文。 ○教学设计 导入 儒家学说是为己之学,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下面我们来研读文中修身做人的内容。 探究学习后五则 ①全班朗读课文,教师正音。 ②自主研读,疏通文意,理解主要内容。 ③班上交流,重点研读以下几句: a.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b.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c.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探究第一句] 请同学们讲这句话的字面意思。理解探究深层含义。交流写松柏的诗句,学生小组内交流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诗句。 教师要求学生回答:松柏有什么样的品性?要求学生讨论交流这句话的现实意义。 学生观点摘要:学习松柏高洁傲岸的品性,要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 要求学生找一个与这句话意思相近的成语、俗语。 [探究第二、三句] 请同学翻译这两句话,其他同学评价、修正、补充。对重点词句教师要讲解。 请同学介绍儒家学说的思想核心及其代表人物;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要求点到为止。 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由学习小组推举同学到班上交流,观点摘要: a.这样的处世之道可取,因为人本来就不应该把自己都不喜欢的东西强加于人; b.这样的处世之道不可取,社会这个大家庭是由若干成员组成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喜好,有些东西也许我们都不喜欢,但又不得不要,比如监狱、死刑等。如果什么东西都要去考虑个人的喜好,这个社会的秩序就没法维持。 c.这样的处世之道既有可取之处,又有不可取之处,看你用这种处世态度来对待什么人、什么事。 [教师小结] 现代社会一方面经济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传统美德亟待发扬。现代著名新儒学大师、美国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在岳麓书院演讲时曾预言,公元2050年左右,中华文化将全面复兴,就让我们拭目以待传统美德的蔚然成风吧! 朗读全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积累、拓展 学生自由朗读,从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成语、格言和警句,并说出理由。教师在学生交流后对本文出现的常用成语作归结并板书:死而后已 温故知新 任重道远 择善而从 三人行,必有我师 背诵课文 作业 搜集整理《论语》其他篇章中出现的成语、格言、警句2—3个,要求注明出处、含义,并制作资料卡在班上交流展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