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初一试题库 > 月考 >

初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10 《论语》十则(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探究的词句摘要:
    朋 三 和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②精读课文,探究课文思想内涵。
    a.学生自主阅读。
    教师要求学生思考:课文在学习态度上强调什么?学习方法上又强调什么?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学习态度强调要谦虚,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
    教师再要求学生思考:哪些语句强调谦虚,哪些语句是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并分别说明理由。
    谦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独立思考、复习:学而不思则罔;温故而知新;传不习乎?
    b.班上讨论、交流以下两个问题:
    ◆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在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够,今后有何打算?
    作业
    ① 必作:“研讨与练习”第一题。
    ② 选作:课外阅读《论语》,了解孔子的其他教育思想。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研读有关修身做人的内容,小结全文,背诵课文。
    ○教学设计
    导入
    儒家学说是为己之学,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下面我们来研读文中修身做人的内容。
    探究学习后五则
    ①全班朗读课文,教师正音。
    ②自主研读,疏通文意,理解主要内容。
    ③班上交流,重点研读以下几句:
    a.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b.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c.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探究第一句]
    请同学们讲这句话的字面意思。理解探究深层含义。交流写松柏的诗句,学生小组内交流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诗句。
    教师要求学生回答:松柏有什么样的品性?要求学生讨论交流这句话的现实意义。
    学生观点摘要:学习松柏高洁傲岸的品性,要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
    要求学生找一个与这句话意思相近的成语、俗语。
    [探究第二、三句]
    请同学翻译这两句话,其他同学评价、修正、补充。对重点词句教师要讲解。
    请同学介绍儒家学说的思想核心及其代表人物;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要求点到为止。
    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由学习小组推举同学到班上交流,观点摘要:
    a.这样的处世之道可取,因为人本来就不应该把自己都不喜欢的东西强加于人;
    b.这样的处世之道不可取,社会这个大家庭是由若干成员组成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喜好,有些东西也许我们都不喜欢,但又不得不要,比如监狱、死刑等。如果什么东西都要去考虑个人的喜好,这个社会的秩序就没法维持。
    c.这样的处世之道既有可取之处,又有不可取之处,看你用这种处世态度来对待什么人、什么事。
    [教师小结]
    现代社会一方面经济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传统美德亟待发扬。现代著名新儒学大师、美国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在岳麓书院演讲时曾预言,公元2050年左右,中华文化将全面复兴,就让我们拭目以待传统美德的蔚然成风吧!
    朗读全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积累、拓展
    学生自由朗读,从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成语、格言和警句,并说出理由。教师在学生交流后对本文出现的常用成语作归结并板书:死而后已 温故知新 任重道远 择善而从 三人行,必有我师
    背诵课文
    作业
    搜集整理《论语》其他篇章中出现的成语、格言、警句2—3个,要求注明出处、含义,并制作资料卡在班上交流展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