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初一试题库 > 月考 >

初一语文教学设计:《进社少府之任蜀州》等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
    阈 宦 萋 柯
    2.熟读这五首诗歌。
    二、导入
    这五首诗都属于唐诗。唐朝时我国诗歌达到空前的盛况。特别是格律诗的成熟,达到艺术的巅峰。课文选的这五首诗,是我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璀璨的明珠,都是传诵不衰的名篇。这些诗篇,内容不同,风格各异,多读一些古诗,不仅能提高我们的阅读欣赏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文化品味,而且能提高我们的文化素质。
    三、正课
    (一)《进社少府之任蜀州》
    1.朗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作家作品简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选自《王子安集》,作者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唐高宗时应举及第,授朝散郎,为沛王府修撰,当时诸王好斗鸡,王勃为沛王写了一篇向英王鸡挑战的檄文,触怒唐高宗,被罢斥。后在虢州做参军,不久又因罪除名。25岁那年到海南交趾探望父亲,溺水而死。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会称“初唐四杰”,反对以上官仪为代表的浮艳诗风,对近体诗格律有所建树,为唐诗的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有《王子安集》。
    3.评点:
    城阈辅三秦,风烟望五律。
    “城阙”指长安,送别之地。“五津”泛指四川,杜少府上任之地。从长安城实际上望不见“五津”,这里是诗人的想象。它使人感到气象开阔——既然五律风烟在望,则此行并非远别,已寓不必伤别之意,为下文抒情奠定基调。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同是宦游”是说二人皆为官而离乡背井,此别乃是别中之别,又有何伤?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意思是,只要海内有知音,虽在天涯海角,也如同邻居一般。此句安慰社少府,也道出了千古以来人们的共同心声,成为千年名句。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意思是,不要在分别之时,效儿女之常态,表现作者旷达的胸襟。
    此诗是王勃供职长安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此诗一反送别时哭哭啼啼、缠绵排恻的老格调,创造出开阔雄浑的意境。表现作者旷达的胸襟。
    这首诗格律上属五言律诗。首句人韵。中间颔联和颈联对仗。二、四、六、八句末字押韵。
    (二)《黄鹤搂》
    1.朗读《黄鹤楼》(注意节奏、感情)
    2.作者作品简介:
    《黄鹤楼》选自《全唐诗》,有人评价,唐人七律诗当以此为第一。传说李白到黄鹤楼要想赋诗,忽见崔颢之诗,日有此诗在此,何必我写,遂罢笔。作者崔额,唐代诗人,汴州人,开元进土,官司朦员外郎。黄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蛇山的黄鹤矾头。
    3.评点: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从眼前的黄鹤楼阐发联想、想象,昔日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如今人去楼空令人惆怅。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仙人乘鹤一去不复返,只余下白云朵朵飘浮不定。作者多想像仙人 一样能骑上黄鹤,腾云驾雾,即刻回故乡。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在黄鹤楼上放眼望去,灿烂的阳光照耀着汉水平原,(对岸)汉阳镇 四周的树木显得格外分明。再看江中的鹦鹉洲,绿油油的草儿长得极其 茂盛。眼前的风景如此迷人,但作者似觉得“人是家乡好,月是故乡明”,自己的家乡此时比这更美。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太阳快下山了,在黄鹤楼上哪里能望到故乡。只觉得眼前江水滚滚,烟波浩渺,使人顿生思乡之愁。
    这首诗把在黄鹤楼上所见的景物与作者的思乡之情结合起来写,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诗中实写楼上所见的景物,虚写仙人乘 鹤的形象,实虚相生,意味无穷。
    这首诗属七言律诗。颔联颈联对仗,二、四、六、八句句末押韵。
    四、小结
    从形式上看,这两首诗都属律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五律,《黄鹤楼》是七律。律诗的共同特点是颔联颈联对仗。二、四、六、八句句末押韵。当然还有其他如平仄方面的要求,我们可暂不管它。五言律诗朗诵的节奏可以是二——二——一或二——一——二。七言律诗朗诵的节奏可以是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以不念破词为准。如: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 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从内容上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属于送别诗,写得开阔雄浑,表现作者旷达的胸襟。《黄鹤楼》属于思乡诗写得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它们确是唐诗中的精品。
    五、作业
    课后练习一、二,1、2。
    第二课时
    一、预习
    1.背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黄鹤楼》。
    2.朗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泊秦淮》《夜雨寄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