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 龙泉市第三中学 许子兰 一、 教学理念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那么,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发挥文本的熏陶感染作用。 传统的阅读教学忽视文本的中心作用,教师站在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坛上破解文本,把“学习知识从生活中孤立出来作为直接追求的主体”(杜威语),封杀了学生无限的阅读体验的生成,这无异于戴者镣铐跳舞。而文本是阅读教学的中心,它是作者的代言人,不是任何第三者。作品----读者就是它最本质的表现。以文本危重心的阅读教学就能让学生从传统的“我--他”关系走进“我--你”的对话关系,使阅读成为主体与主体的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使学生找到“关系中的自我”,寻求个人生存的意义,促使生命反思意识的产生。 《走一步,再走一步》记叙的是莫顿·亨特童年的生活经历,很容易激发刚进入初中十二三岁孩子的共鸣,引发其童年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倍感亲切。为此,改变阅读方式——让学生迅速进入文本,由阅读的间接体验变为直接体验。进入特殊的情境氛围,深入文本,获得人生感悟。 二、教学方法 美读感染法:创设一定的情境,通过语感触及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切己体察法:进行角色转换,让学生直接走进“我—你”的对话关系,深入文本进行体验。 拓展延伸法:立足于对文本的体验,延伸到对生活的感悟。 三、教学目标 1、感情的诵读课文,把握文章内涵; 2、浸润在文章中,获得情感体验; 3、形成人生感悟:树立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激励勇敢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课文内容,获得情感体验。 难点:从自我体验角度领悟文章所蕴涵的生活哲理。 五、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有两只猩猩,被关在两个房间里,其中一个房间放满了食物,而猩猩想吃到食物就必须经过一扇有电的门到另一个房间去,每次被电触一下才能拿到食物。其中有一直猩猩被触了两三次后就再也不去了,最后死了,而另一只猩猩则始终坚持到底,经过多次触电反而适应了,它活得很好。 请大家就这个故事学生各抒己见。 在遇到挫折、困难的时候,只要鼓起信心和勇气,尝试着走一步再走一步,天地就将不一样。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小时侯也遇到了困难(教师板书山),我们一起来经历一番。 二、创境初读,触摸文本 请同学们以第一人称进行角色转换,把文章中的“我”当成自己去经历一番,带着问题“介绍自己的经历”自由朗读课文。 三、研读探究,感悟文本 学生自由选择体验的专题,有余力的可以多项选择,还可以离开座位选择探究的伙伴,一起走进我的内心世界。 体验专题1: a、你陷入怎样的险境? B、你当时是怎样想的?找出描写“我”爬悬崖过程中心理状态的词语进行体验。 体验专题2 a、你是如何脱险的? B、找出刻画“我”心理活动的词语揣摩心理变化。 四、体验交流,深化主题 体验专题1 出示一幅陡峭悬崖的画面,设置一个情境:请学生闭上眼睛,捂上耳朵。我们一起来到一座陡峭的悬崖下面,可是再也爬不上去,也爬不下来。这是太阳已经落山,四周一片漆黑,耳边响起了呼呼的风声……再谈谈你此刻孤身一人在悬崖上的感受,心里怎么想,将怎么办? 学生有了体会,很容易找到爬山过程中我心理变化的词语,体会出恐惧紧张的心理。这时,我用课件出示爬山过程中心理变化的词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