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这首诗的一、三两节很显然是首尾呼应,但这两段文字着眼点完全相同吗?(第一节重点落在“黄河”上,第三节重点落在“中华儿女”上。) 3、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即“望”字。) 4、“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指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简述理由。 6、小结课文。 用如下板书总结课文: 序曲:描绘雄姿和气势 主体;歌颂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英雄的业绩、伟大坚强团结一致的精神。 尾声 :表达强烈的愿望和坚定的信念。 黄河——(象征)——中华民族 (这一部分主要是通过课堂讨论发展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的语言智能。) 四、再朗读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黄河颂》音乐,进行配乐诗朗诵。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学生齐读、领读或个别诵读。 (配乐朗诵、理解性欣赏朗诵,既可以增进了学生对诗歌的体验和感受,也可以进一步发展了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诗文的语言智能。) 五、课外作业 1、背诵本首诗 2、收集有关黄河文化和治理黄河的资料,写成专题文章,计划开一次以“黄河”为专题的主题班会。 3、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并进行表演唱。 (之所以布置这样的作业,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朗诵和搜集资料的语言智能的发展,也为后续学习做一点准备。) 《黄河颂》教学设计——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语文多媒教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