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表达方式。 (1)其实,小学的时候就知道有一类种子是靠风力吹动纤维播送的。( ) (2)我起先是不经意地坐着看书,忽然发现湖边有几棵树正在飘散一些白色的纤维,大团大团的,像棉花似的,有些飘到草地上,有些飘入湖水里。( ) (3)一种比饥饿更可怕的东西平生头一次潜入了我那童稚的心……( ) (4)我深感遗憾:他们多半不能体会我当年挖荠菜的心情!( ) 1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挖荠菜》是张洁写的一篇 ,作者细致地叙写自己对荠菜的感情,试图借此达到两代人的 和 。 (2)刘白羽因一只受伤的白蝴蝶而引起感情的涟漪,表现出对小生灵的____________和 ,以及受到的自然的启迪。 14.《紫藤罗瀑布》一文中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花的? 15.《挖荠菜》开头说:“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概括一下这特殊的感情是什么? 二、阅读。 (一) ①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②“我在开花!”他们在笑。 ③“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④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⑤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罗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16.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绽开( ) 暂时( ) 沉淀( ) 不禁( ) 17.写出文中描写紫藤花形状的一句。 18.文中哪句话将“眼前花,心中事”自然融合在一起?最能体现作者陶醉于花的芬芳的句子是哪一句? 19.第五段中加点的“它”和“别的一切”分别指代什么? 20.文中画线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其用意是什么? (二) 多少年来,每年春天,我总要挑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带上孩子们到郊区的野地里去挖荠菜。我明白,孩子们之所以在我的身旁跳着,跑着,尖声地打着唿哨,多半因为这对他们来说, 是一种有趣的游戏——和煦的阳光,绿色的田野,就像一幅优美的风景画似的展现在他们面前,使他们的身心全都感到愉快。他们长大一些之后,陪同我去挖荠菜,似乎变成了对我的一种迁就了,正像那些恭顺的年轻人,迁就他们那些因为上了年纪而变得有点怪癖的长辈一样。这时,我深感遗憾:他们多半不能体会我当年挖荠菜的心情! 等到我把一盘用精盐、麻油、味精、白糖精心调配好的荠菜放到餐桌上去的时候(小的时候,我可是做梦也没有想到我那可爱的荠菜会享受到今天这样的“荣华富贵”),他们也还是带着那种迁就的微笑,漫不经心地用筷子挑上几根荠菜……看着他们那双懒洋洋的筷子,我的心里就像翻倒了五味瓶,什么滋味都有。因为我知道,这种赏光似的迁就,并不只是表现在对挖荠菜这一桩事情上,它还表现在对我们这一代人的一些见解和行为上。在他们看来,我们的有些见解和行为,都像陈列在博物馆里的 ——离他们的现实生活太远了,不顶用了。自然,我也并不认为我们的见解和行为就完全正确。只要他们不觉得厌烦,我甚至愿意跟他们谈谈我们在探索人生方面曾经走过的弯路,以便他们少付出一些不必要的代价。我真希望我们之间不要成为隔膜很深的两代人,而是心心相通的朋友。 21.看到孩子们的表现,“我”有什么反应?用“ ”线在文中画出来。这反应了“我”怎样的心情? 22.文中画“△”的词语“出土文物”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形象地表明了 。 23.选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达方式,二者有怎样的关系? 24.选文可分为哪两层,每一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5.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写作方法?本文写作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三、作文。 题目:秋雨 参考答案 一、1.C 2.D 3.B 4.C 5.B 6.D 7.C 8.B 9.C 10.B 11.略 12.(1)叙述 (2)描 写 (3)议 论 (4)抒情 13.(1)(叙事)散文 沟通 理解 (2)同情 怜悯 关怀 14.从颜色、光彩 、芳香和花的形状来描写。 15.由荠菜引起对过去苦难生活的回忆并抒发解放后的幸福感 。 二、16.zhàn zàn diàn jīn 17.“每一朵盛开的花……绽开似的。” 18.我只是伫立凝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 …生的喜悦。 19.紫藤萝瀑布在我心头缓缓流过。 “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焦虑和悲痛。 20.比喻 突出花的勃勃生机,进而赞美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21.画“__________”的句子:“我的心里像翻倒了五味瓶,什么滋味都有。”“我”的心情:老一辈对青年一代的焦虑心情。 22.比喻 两代人之间的隔膜 23.记叙和议论。叙事为议论打基础,议论在叙事的基础上展开,明确中心,画龙点睛。 24.一层:前两段。主要内容:写解放后“我”和孩子们对挖荠菜、吃荠菜的不同态度和心情,以 及“我”由此产生的感慨和希望。二层:第三段。主要内容:试图借此达到两代人的沟通和理解。 25.对比 夹叙夹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