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初一试题库 > 月考 >

初一语文:建国60周年主题阅读指导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醉在呼伦贝尔
    蔡铁英
    什么是醉,心醉便是醉了。6月一个早晨,我陪远来的朋友一同登上兴安岭。刚到岭顶还没等定下神来,浓浓的雾,不,应该说是云就把我们藏了起来。吸了一口气想喊却像喝了一口甘洌的清泉,终于没有作声。静谧中,我觉得自己被浓雾化解了,心绪像云一样徜徉在山间。混沌中天地合一,我想起了盘古那把开天辟地的利斧。
    我有几分醉了,数不清的,灰的、黑的、白的、青的云团舔着我的醉眼,在天光中沉浮,像宇宙中的星云重演着创世纪的奇观。渐渐地“混沌”开始分化,轻的上浮,丝绒一样飘在半空如天宫的云毯;重的下沉,现出一个似乎有潜龙静卧的墨蓝色深潭。不知何时聚拢来的群山如摇篮状把云毯与深潭围在其中。微风袭来,远处的松涛声像是天地落定的余响。
    此时,天地都屏住呼吸在静穆中期待着什么。“快看!”随着朋友发颤的语调,潭中央跃出一个小黑点,霎时间,两条水线在如镜的水面展开。“是野鸭吗?”朋友问。“不,是生命!”我大声喊道。这是怎么了?我下意识地俯下身去,莫名的泪水夺眶而出。脚下的花草,身旁的松枝上挂满了圣洁的露珠。细观,水珠与露珠原本是分不出的。
    云向山下飘去。亮起来的潭面把山分成对称的实体和倒影两部分。这幅在天地间展开的画卷,既不失油画的逼真,又像中国画那般传神,绘画的鼻祖原来是大自然。大自然就是这样,他赋予你生命,又启发你的心智,待你有些成熟时,他又像潭中的水那样,引导你挤过石桥,跳下山崖,聚成溪,汇成河,化作云,变成雨,迎着雷电千回百转义无反顾地奔向新的目标。
    下山时,在铺满松软腐叶,弥漫着远古气息的林荫路上,我想象着呼伦贝尔先民由大兴安岭向着呼伦贝尔草原,坚定又充满艰辛的跋涉。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而水往低处流却是为了人往高处走,至少当年的鲜卑人是认这个理的。一样的水,可山间的水和草原上的水为人们提供的生活环境却是完全不同的。正当始终与我们同行的溪流河水使我们发出这般感慨时,我们意外地发现了鄂温克先民刻在崖壁上,大多是犴、鹿等动物图案的岩画,和搭建在树上,常被人误认为是悬棺,实际上是用来藏储物品的天仓。
    清晨,马群的奔腾和嘶鸣声把我们从睡梦中唤醒。走出牧包举目望去,心立刻为草原的博大壮美震撼了。著名史学家翦伯赞也曾在此感叹道:“这个草原一直是游牧民族的历史摇篮。出现在中国历史上的大多数游牧民族,鲜卑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都是在这个摇篮里长大的,又都在这里度过了他们历史上的青春时代。”
    忽觉阳光有些暗,抬头去望,大家不约而同地喊道“是龙”。碧蓝天空上飞来一条用云雕刻成的巨龙。我敢肯定地说,当年的成吉思汗也一定见过这样的龙。我又有些醉了。
    (选自央视国际电视散文)
    赏析品味
    文章题为“醉在呼伦贝尔”,但却几乎没有直接描绘呼伦贝尔大草原,而是通过与草原有关的浓雾、云团、野鸭、潭水等自然景物的描写,特别是由此引发的思考:潭水不断奔向新目标的精神,先民们坚决的信念和惊人的智慧,游牧民族发展的历史摇篮,用云雕刻的巨龙的象征意义……深化了文章的主旨。作者没有停留在一般描写草原景色的表层上,而是将思维的触角伸向了生命、历史、精神等更加深邃、更加理性的层面,使文章具有了思想的深度。另外,文章以“醉”为主线串联全文,脉络清晰;联想自然,想象丰富;描写细腻逼真,生动感人;语言节奏感强,如行云流水,富有韵味。
    写作借鉴
    本文独辟蹊径,切入角度独特。作者没有像一般人那样,写“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丰苗茂,写草原的广袤辽阔,写草原上的牛羊成群,写万马奔腾等等,而是避开这些人们常写的景物,从与草原有关的云雾、潭水等其他景物入手,尽情描绘,自如联想,挖掘内涵,以表现“心醉”之感。正因为切入角度独特,才使文章富有新意和魅力。
    我们写作时,要学习作者这种独辟蹊径的写法,要选取新颖、独特的切入角度,不要走老套路,尽量避免与一般人角度相同,这样就能将文章写得富有新意、创意。
    阅读练兵一
    燕山深处
    黄 勇
    燕山深处,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五道沟风景区。它位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围场是清代皇家狩猎之地,遍布草原、湿地、森林、群山,今天已成为国家森林公园和卫护京津的环保重地。
    进入景区,汽车沿着弯弯曲曲的沙石公路前行,两侧是一望无尽的森林和野草,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分明来到一个免费享用的绿色氧吧世界。沟谷的流沙淤积成片片断断的沙地,清清的溪水在弯弯曲曲的沙沟中流淌。沙地中,生长着成片的白桦林,白皮黑斑,枝干挺立,在绿色环境中显得格外耀眼。可是,流沙的侵蚀,使它们失去沃土肥源,一棵棵没了绿叶,如寒冬枯枝,正在经历生死考验,与周边绿林形成极大反差。可见,环境不仅对于人,即使对于树木,也是攸关生存啊!
    车过沟谷,便一路上行,最后到达石桌子山之巅。这里海拔1829米,登高望远,视野顿开。远处有形态各异的奇峰巨崖,近处则是山峦竞秀、郁郁葱葱。峰顶的一侧,笔挺的杉树方阵似地遍布于山坡,就像百万大军守卫着制高点。而与杉林相邻的一侧,竟有大片的白桦林。石桌子山的另一侧,则是一幅不同的景象,只有攀上两个山包之间的夹缝,才可以看到。这里是一大片高山草原,稀落的几棵绿树点缀于草原之间,数十只山牛悠悠然于草原各处,正在埋头吃草。那牛的颜色各异,有黑色的,有白色的,有棕色的,如同人的不同肤色种族一样,在大自然里和谐相处,安然生活。
    山峰美景实在美不胜收。观赏之余,你千万要留意脚下的花草。这些生长于山巅坡面的野草野花,栉风沐雨,生生不息,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有红色的花,像含苞待放的玫瑰;有金黄色的花,像菊花,有人称它野菊花;有紫色的花,像小喇叭,悬挂于高高的草茎;有黄绿相间、花蕾成串的花,        ……
    石桌子山大概是群山之首吧,森林瞭望塔便设于此处。这是一座土黄色的砖砌建筑,大约四层楼高,形同一座碉堡。林区防火,唯此为大。登上瞭望塔,莽莽林海,一览无余。孤身一人的护林员,身负重任,坚守岗位,守护着绿色的长城。
    瞭望塔下,一面山坡是层林遍布,一面山坡是草长花开。葱绿的野草,烘托着无数异彩纷呈的野花。草高及人,花亦相长。人入草中,花草拥身。一阵阵云雾随风而至,带着花草香味的空气沁人心脾,于朦胧中令人飘逸欲仙。
    暮色渐浓,返回沟谷。跨过小木桥,沿着长长的石板道,来到了宿营地。一块块谷地,被辟为颇具蒙古族特色的野外帐篷式旅馆。十几座蒙古包搭建于谷地。这里的蒙古包,外观形状乃至构架,似乎与传统的蒙古包无异,但内里的陈设,却是道地的现代设施。不过,内里再现代的陈设,还是抵挡不住自然环境带来的幽静与纷扰。谷地四周,傍山临水,山林的虫鸣,溪流的潺潺,的确让人有回归大自然之感。可是,那些会飞能爬的小生灵——山蚊、蝗虫、蜘蛛、蜻蜓等,却耐不住寂寞,纷纷溜入蒙古包内,与客人为伴。只要你不在意,便可以相安无事,权当回归大自然,美美地睡它一宿。如果你心理承受不了,甚至惧怕小生灵的“袭扰”,那就会使你彻夜难眠了。
    不管怎样,燕山深处的五道沟、石桌子山,依然是北国一道亮丽的风景。尤其对久居城市的人们,实在是回归大自然的好去处。不信,就去亲自体验体验吧。
    (选自《人民日报》2008年8月30日,有删节)
    基础层级演练:
    1.根据上下文意,为文中的横线处补写一个比喻句。
    2.文章从山巅这个观察点上,描写了哪些景色?
    发展层级演练:
    3.说说文中画线句子的深刻含意。
    4.文章描写了宿营地自然环境的幽静,同时又写了会飞能爬的小虫子对人们的袭扰。这样写,是不是破坏了自然景色的美感?
    5.赏析第四自然段,说说作者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写作拓展延伸:
    6.同学们一定也游览过一些自然风景区,请以“一道亮丽的自然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字数600以上。
    阅读练兵二
    惊艳赛里木湖
    梁正中
    离开伊宁,坐车来到赛里木湖。赛里木湖海拔2073米,面积有458平方公里,最深处92米,是新疆最大最高的高山湖泊。
    一下车我就急急来到湖边,没有风,没有水草,没有鸟,也看不到鱼,一切那么的静,是旷野空宇里的那种静,似乎什么声音都被无终点地传送出去不再返回。我与一个从乌鲁木齐来的年轻人结伴跨上马,慢慢上山去。
    到了山顶,我竟然一下子惊倒了,气息一瞬间停止。迎面是一座大雪峰,就矗立在眼前,仿佛伸手就能够到,一种极强的压迫感让人窒息,不由得要向后退。这是远近距离和大小比例在视觉中一下子失衡的即时反应。平定了心神再细看,其实也相距有一两百米,只是雪峰实在太大了,巨壁般横挡在面前,震慑人心。我们下了马,情不自禁地冲着对面大喊几声,声波来来回回反复撞击,回音无尽。这真是一处让人惊叹的奇观绝景。
    这山顶是个小平台,我们让马吃草,坐下来回头再看赛里木湖,不禁又是一份惊喜。人在这高处,已不是刚才与湖面平行时看过去那般平淡了,而是一片浩瀚的蓝盈盈的湖水,真像是一颗晶莹剔透的蓝宝石,好美!又一会儿,随着光线的变化,那湖水外圈泛出浅蓝,往湖心逐渐变深,莹蓝、宝蓝直到湖心的深蓝,一层层地把个“蓝”字图解得叫人心悦诚服。蓝天蓝湖,白云白雪,湖畔边一大片淡绿色的草以及极小的点点牛羊,这就是定格在我脑海里的赛里木湖之印象。她宁静若处女般安卧于大山间的那份纯情寂寥之美,让我刻骨铭心。
    下来时我们多绕了点路,让马儿在草地欢欢地走了一大圈。回到湖边,抚摸着有点冒汗的马头,向它告别,感谢它让我看到了如此难忘的绝佳美景。
    (选自《新民晚报》2008年5月29日,有删节)
    基础层级演练:
    1.怎样理解标题中“惊艳”的含意?
    2.按照下面的写作顺序填写相关内容。
    来到湖边,湖非常静——骑马到山顶,      ——坐下回头看湖,      ——骑马下山,难忘美景。
    发展层级演练:
    3.大雪峰为什么“是一处让人惊叹的奇观绝景”?
    4.阅读第四段,说说文章抓住赛里木湖的什么特点,是怎样描绘的?
    写作拓展延伸:
    5.学习本文的写法,以“惊艳 ”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补充完整作文题目,字数600左右。
    参考答案:
    《燕山深处》:1.示例:像一枝枝“冰糖葫芦”。 2.杉树,白桦林,高山草原,脚下花草,瞭望塔。 3.说明自然环境的重要性,环境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也是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家园,因此,我们必须竭力保护自然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 4.特意写了小虫子对人们的袭扰,正说明了环境真正是纯自然的、丰富多彩的,这不但不会破坏景色的美感,而且更能增加景色的自然美。5.语言简练,层次分明;多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描写生动形象;句式上大多采用短句,节奏轻松明快。 6.略
    《惊艳赛里木湖》:1.惊奇于赛里木湖的艳丽。 2.雪峰矗立于眼前;湖水蓝得惊奇。 3.雪峰太大,突然矗立于面前,给人以压迫感、震慑感,距离很近,回音无尽。 4.抓住“蓝”这个特点,细致描绘了湖水显出层层不同的“蓝”,进而把湖水放在蓝天白云、湖边草地的背景下去写,更衬托出湖水的惊艳。 5.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