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⑥段中画横线句子属于___ _描写,表现了父亲__________________ ___ _的心理。(3分) 14.揣摩第④、⑨段中画曲线的两句话,回答问题。(2分) (1)“他只好又把话咽了回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 他已做好的“最坏的打算”是什么? 15.第⑧段中作者把 比喻为“潮水”,这个比喻形象地表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16.从全文看,父亲的“选择”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你对文中人物有什么评价?请任选其中一个人物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不少于20字)(2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8—24题:(19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8.在空格上默写原文(2分) 19.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① 论语( ) ②诲女知之乎( ) ③不亦说乎( ) ④ 愠( ) 20.孔子,名_______,字_______,是______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_______”。 他是_______时期伟大的_______家、_______家。《_______》是记载孔子及其 弟子言行的书。(4分) 21.解释下列加点词:(3分) ⑴ 不亦说乎_________ ⑵ 学而时习之_________ ⑶诲女知之_________ ⑷是知也_________ ⑸其恕乎________ ⑹思而不学则殆_________ 22.下列句子中的“而”表转折的一项是( )(2) A.学而时习之 B.温故而知新 C.择其善者而从之 D.人不知而不愠 2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⑵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4.下列各项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2分)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一句主要阐述的是学习态度,指出要虚心向一切人学习。 B.“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用反问的语气,强调了学习知识不在于让别人了解,而在于提高自己。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阐述的是做学问不能不懂装懂。 D.“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比喻君子有宽广的胸怀。 五.作文(30分) 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写成记叙文,600字左右。要整洁。 我多 &, nbsp; 初一语文试题答案: 一、1、要点:(1)一句(2)不是名言(3)名言记得不准(4)张冠李戴(5)只要改一处扣一分,有错字扣一分,乱扣一分。 2、蹂躏 辜负 骚扰 玷污 怨恨 3、C 4、C 5、D 6、(1)拟人 (2)暗喻 (3)通感 (4)排比 (5)反复 (6)夸张 7、(1)谁家新燕啄春泥 (2)海日生残夜 (3)水何澹澹 (4)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5)路转溪桥忽见 (6)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7)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 二、8、略 9、(1)语言描写 (2)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10、强调了我爬下悬崖的艰难,但最后成功的经历突出了中心 11、突出文章中心,正是因为在父亲一步步的引导下我才逐渐克服畏惧心理,成功走下悬崖而明白了…… 12、有了信心 → 信心大增 → 产生了巨大的成就感 13、神态描写,父亲内心难过伤心,安慰儿子又伤心无奈的心理。 14、(1)怕妻子和自己离婚 (2)与妻子离婚 15、父亲的爱,父亲对他的感染和影响,他被父亲深沉的爱感动了。 16、(1)选择住老年公寓,不让儿子为难。(2)选择为儿子捐献角膜,让儿子复明。 17、学而不思则罔;择其善者而从之。 18、略 19、(1)lún (2)huì (3)yuè (4)yùn 20、丘,仲尼,儒家,圣人。春秋,思想家、教育家。《论语》 21、(1)悦 (2)复习 (3)你 (4)这 (5)大概 (6)有害 22、 D 23、略 24、 D 三、作文: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