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初一试题库 > 月考 >

初一语文《河中石兽》随堂训练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河中石兽》
    [测评·反思·交流]
    一、双基测评
    1. 给下面加线的字注音。
    山门圮于河( ) 棹数小舟( )
    曳铁钯( ) 为暴涨携之去( )
    湮于沙上( ) 啮沙为坎穴( )
    石必倒掷坎穴中( ) 溯流逆上( )
    据理臆断( )
    2. 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词。
    (1)一寺临河干 临:___________ 干:___________
    (2)山门圮于河 圮:___________
    (3)阅十余岁 阅:___________ 岁:___________
    (4)尔辈不能究物理 究:___________
    3. 指出下面加线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如是再啮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但知其一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闻之笑曰
    B. 当求之于上流
    C. 一老河兵闻之
    D. 其反激之力
    5. 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文中讲到了哪几种寻找石兽的方法?他们各自的根据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能力迁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8—12题。
    楚有祠者,赐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8. 解释句中加线的词。
    (1)引酒且饮之 引:___________ 且:___________
    (2)蛇固无足 固:___________
    (3)终亡其酒 终:___________ 亡:___________
    9. 下面句中的“之”字指代的内容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 数人饮之不足 B. 引酒且饮之
    C. 子安能为之足 D. 一人饮之有余
    10. 翻译下面的句子。
    (1)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由这个故事得出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这个故事有什么寓意?说说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创新运用
    13. 从语言表达的角度看,下面的广告语有没有毛病?试作分析。
    (1)今年我家不收礼,收礼就收脑白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艾琳洗面奶特别适合任何皮肤。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对同一个现象,产生不同的认识,这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请你举一个例子,并简单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评反思]
    (学习本文后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园地]
    (家长、学生、教师互相交流,教学相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中石兽》
    [测评·反思·交流]
    一、双基测评
    1. pǐ zhào yè zhǎng yān niè zhì shuò yì
    2. (1)靠近 岸 (2)倒塌
    (3)经历 年 (4)推究,推理
    3. (1)这样 判断动词
    (2)事物的道理 物理学
    (3)只 但是
    4. D
    5. (1)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河水冲走呢?
    (2)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一点道理就可以主观臆断吗?
    6. 三种:一是到河下游找,理由是认为石兽会顺流而下。二是就在原地找,理由是石兽会渐沉渐深。三是到河的上游去找,理由是由于河水冲激,石兽反而会溯流而上。
    7. 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言之成理即可)
    二、能力迁移
    8. (1)拿,端 将要 (2)本来 (3)最终 失去
    9. C
    10. (1)请在地上画蛇,先画成蛇的人饮酒。
    (2)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上脚呢?
    11. 画蛇添足
    12. 讽刺那些不顾客观实际,自以为是,弄巧成拙的人。
    三、创新运用
    13. (1)前后互相矛盾,既说不收礼,又说收脑白金。
    (2)“特别”是指某种情况,“任何”指所有情况,两者互相矛盾。
    14. 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