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初一试题库 > 月考 >

初一语文《童趣》同步检测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一、填空。
    课文《童趣》选自《 》,作者是 代文学家 。课文详细叙述了两件自以为有“物外之趣”的事情:一是“戏蚊于帐中”看到“ ”的景象;二是“观虫斗草间”遇到“ ”的经过。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童稚( ) (2)鹤唳( ) (3)土砾( )
    (4)丘壑( ) (5)癞蛤蟆( ) (6)藐小( )
    三、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字词:
    (1)余忆童稚时( ) (2)项为之强( ) ( )
    (3)果如鹤唳云端( )( ) (4)以丛草为林( ) ( )
    (5)方出神( ) (6)兴正浓( )
    (7)驱之别院( ) (8)则或千或百( )
    四、古诗文中有很多表意精练的语句,被当作成语保存到现代汉语中来。试从文中摘录这样的语句,并解释其大意。
    1、( ) ----------------------------------------------------------
    2、( ) ----------------------------------------------------------
    3、( ) ----------------------------------------------------------
    4、( ) ----------------------------------------------------------
    五、翻译下列句子。
    5、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6、故时有物外之趣。
    7、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8、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9、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训练二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
    以丛草为林( )      心之所向(    )
    二虫尽为所吞( )   昂首观之(   )
    项为之强(           )  物外之趣(    )
    常蹲其身(        )      怡然称快(     )
    必细察其纹理(       )   果然鹤也( )
    二、将下列句中省略的内容补写在相应的括号中。
    5、(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6、一日,见二( )虫斗( )草间。
    7、常蹲其身,使( )与台齐。
    三、请用课文原句填空。
    8、作者童稚时,时有物外之趣,关键原因是:
    9、第三段中的“林”“兽”“丘”“壑”俱全一妙境完全源于作者敏锐的童心,它们分别指的是:
    10、 四段中的“庞然大物”指的是:
    所拔的“山”指的是: ,所倒之“树”指的是:
    四、简答。
    11、作者的“物外之趣”,全凭新奇合理的想象,除了作者在文中提到的四种趣物之外,你还能想到那些相似的且富有童趣的情形?写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12、作者从小就有如此闲情,以致后来成为文学家,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五、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及,达到)。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人名),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使人开怀大笑)。”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衡邑人有言《诗》者,衡从之与语,质疑,邑人挫服(折服),倒屣()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听,更理前论!”邑人曰:“穷矣!”遂去不返。
    (选自晋朝葛洪《西京杂记》)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邑( )人大姓文不识 与其( )佣作而不求偿
    时人畏服之如是( ) 邑人曰:“穷〔 〕矣!”
    14、解释文中画“—— ”线的句子。
    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先生留听,更理前论:
    15、请概括选文第一自然段写匡衡勤读的两件小事。
    ①
    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