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初一试题库 > 月考 >

初一语文第二单元练习测评卷(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在村头钓土丘上向南眺望,有一个小村于正好坐落在地平线上。我走进那个村子,并没有看见一条灰蒙蒙的线从街中穿过;原来,它还在遥远的天边上。我又继续向它走去,它也继续向后退去,它和我就这样不离不弃,如影随形。我感到了地平线对人的愚弄。它实在是刺痛了一个无知而自尊的少年的心。
    后来,我慢慢地发现,在平地上认为是地平线的地方,在高山上就不是;在晴朗天气中认为是地平线的地方,在阴雨天气中就不是;孩子认为是地平线的地方,在大人眼里就不是;在视力正常人眼里是地干线的地方,在视力不正常者眼里就不是。原来,地平线并不是可以触摸的实体,只不过是一种视感罢了。再往深处去想,它竟是大地对人类的一种安慰呢!球形的大地使每一个人都以为自己的立足点高于别的地方,与这种居高临下的心态相适应,就出现了在你周遭的地平线。
    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地干线,都有属于自己的封闭的圈——由自己建构的环形山,谁想让自己的“环形山”里面积大些,谁就得站得高些。视野越开阔就越看得清地平线。然而,不少在大城市长大的孩子,连地平线也不曾见过。他们平素里放眼环睹,见到的无非是重楼千尺,高墙四壁,人车争路。把地平线还给孩予吧。人,只有感到了圈子的存在,才有可能走出圈子。
    随着视野的延展,当我把视点移向别人,移向身外的广大世界,我郁闷的心似乎八面来风了。原来,地平线竟是以自我为中心览世阅人的产物,是一个人远眺世界的目力极限,只要这个立足点不变,就永远也走不出自己的圈子。以自我为中心,即使你的身躯很魁伟,看到的也仍然是一个圈子;而当你想到身外还有别人,想到别人也在审度这个世界,你就全知道,在别人目力不及之处,你就在他的地平线之外;当你想到这星球上的芸芸众生,每一个人都有视物极限,你不会知道,我们脚下的大地每一处都是地干线;当你懂得任何事物都是功与过的双面体,想到儿时虽然没有追上地平线,却凭借它的诱惑,它的前导,走出了父母温暖的怀抱,看到了别处的村落,看到了吹蒲公英的牧童和收获太阳花的村姑,河上人家的粗布帆和缓缓转动的风车木轮,还知道了太阳花又叶望日莲,你又会对地平线表示百倍的感谢了。
    人之所以感觉到世界环闭,人生在世如藏身巨蚌之一隅,或许,是他的思想还没有冲破牢笼?
    冲破思想牢笼,就要扩展自己的襟怀,就要想到这星球本是众人的星球。我不敢说,立身于圣洁的珠穆朗玛女神高入云霄的肩上,是否看得。见地干线,但是我敢断定,在茫茫星际飞行的太空船上,是决然看不到地平线的。
    16. 文中标有(A)(B)序号的两处“地平线”的含义分别是:(2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第四段中,“再往深处想,它竟是大地对人类的一种安慰呢”?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8. 第八段中“在茫茫星际飞行的太空船上,是决然看不见地平线的”一句话应如何理解?(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文中有多处环境描写,它们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分析其中一处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 文章题目是“走出地平线”而文中却说“把地平线还给孩子”,这是否矛盾?说说你的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才能“走出地平线”?(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作文
    我们已经从小学跨入了中学。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会有许许多多瑰丽多彩的梦。它是支持我们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动力,是我们心中的珍宝。梦使我们成长。使我们走向成功。有了梦,我们的未来会更美好。
    请以“梦”为话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体裁不限。
    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单元测评卷
    第二单元
    第一部分1、2、3、略。
    第二部分
    一、1. 神游其中,依然自得,拔山倒树而来。
    2. (1)把(2)山谷,山沟(3)兴致(4)鞭打
    3. 原来是一只癞蛤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被它吃掉。
    4. 夸张,作者将癞蛤蟆说成“庞然大物”,说明观察入神、细致。
    二、1. 略
    2. 父亲喜欢孩子,总津津乐道、、、故事。
    3. 学习乌龟的塌实和韧性。
    4. 不能。一阵是一段时间,表明保罗在思考父亲所讲的故事中令他困惑的问题,而一眼形容时间短速度快与语境不符。
    5. 父子之间在对故事的理解上出了分歧,而这种分歧是父亲所料未及的。
    6. 反感不以为然。
    7. 靠塌实和韧性,靠勇气。
    三、1. A.人们视觉中天与地的交界处。B.人们思想意识的局限性。
    2. 人们以为自己站的地方就是中心,立足点高于其他地方,满足了人们一种居高临下的心态。
    3. 当一个人完全跳出“自我”的圈子时,才能真正克服思想上认识上的局限性。
    4. 发展情节,渲染气氛,衬托人物,作用要扣住具体内容分析。
    5. 不矛盾,“走出地平线”是指让人们冲破思想的束缚,真确认识自然的地平线进而认识精神世界的“地平线”。
    6. 要点:别封锁,扩大自己的胸襟,善于学习,提升思想品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