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初一试题库 > 月考 >

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练习测评卷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第三单元练习测评卷
    第一部分
    (1-3题,14分)
    1.根据要求填上诗词的原句(每题2分,共8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巴山夜雨涨秋池。
    2)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
    3) 《钱塘湖春行》。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不禁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赞叹。
    4) 《夜雨寄北》中诗人想像与妻子团聚的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下面一句广告语的横线上填入一家保险公司的名称,并说明它在语文表达上的特色及其含义。(3分)
    平时注入一滴水,难时拥有_______________。
    语言特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第二部分(4-21题,46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送董邵南序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和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易移,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之有所感也。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4.你能读准确下面语句中加点字的读音吗?(2分)
    燕赵之士:__________________ 恶知其今: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2分)
    郁郁适兹土:_______________ 董生勉乎哉:_______________
    为我谢曰:_______________ 可以出而仕矣:_______________
    6.从文中看,“董生”为什么要去“游河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开头一句的“古称”一词有什么作用?这句话与后文哪句相照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本文表面上是“送”,实际上是要“留”,作者在文中是如何表达这一意思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说说文末加点词语各指什么人?(2分)
    望诸君:_______________ 屠狗者:______________
    (二)真实的善良
    有一个时期,我因医牙,每日傍晚从北影后门行至前门,上跨街桥,到对面教育印刷厂的牙科诊所去。在那立交桥上,我几乎每次都看见一个残了双腿的瞎老头儿,卧在那儿伸手乞钱。其中有三次,看见一个老太婆,在给那瞎老头钱。照例是10元钱和一塑料袋儿包子。过街桥上上下下人很多,不少的人便驻足望着那一情形,但是没有人掏出自己的钱包。有一天风大,见老太婆刚掏出的10元钱刮到了一个小伙子脚旁。他捡起,明知是谁的钱,却若无其事地往自己兜里一揣,扬长下了跨街桥。所有在场的人,都从桥上盯着他的背影看。我想他一定能认识到这一点的,所以没勇气回头也朝桥上的人们望。瞎老头问老太婆:“好人,你想给我的钱,被风刮跑了吧?那也算给我了!我心受了!”老太婆说:“是被风刮跑了,可已经有人替我捡回来了!给……”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