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初一试题库 > 月考 >

七年级语文《黄河化险》课后同步测试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第9课  黄河化险
    ⊙收获平台
    一、读了课文,你是否遇到生疏的词或成语,请抄录下来,试试看能不能根据上下文理解其意思。
    答:
    二、找出文中写毛泽东神情的词句,揣摩当时毛泽东的心理,填写下表。
    情境
    对毛泽东的神情描写
    传达出怎样的心理
    听到有人以为可能要渡黄河
    周恩来说过了葭芦河就有了回旋余地
    前边有人喊到了黄河边上了
    两批战士都无法渡过葭芦河
    接到香烟,陷入思考
    决定不过黄河,走上堤岸
    任弼时肯定了不过黄河的决策
    任弼时批评他做事带情绪
    三、将下面文段与课文中的相应文段对照阅读,完成1-3题
    前有大水,不可逾越;后有追兵,几万之众。像我这样十多年的老兵遇了这种险境,也不免有些惊慌失措。
    毛泽东脸色阴沉,却依然镇定,他伸出两根指头,轻轻夹一夹:“给我拿支烟来。”
    声音不大,却像雷声一样从整个队伍隆隆滚过:
    “烟,快找烟,德胜同志要抽烟!”
    “德胜同志要抽烟!”
    “烟!”“烟!”“烟!”……
    转战陕北期间,毛泽东使用化名李德胜。他因为有病,戒了一段时间的烟。卫士们不曾准备,连日大雨,人人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去哪儿找烟?
    毛泽东在一块大青石上坐下,两根指头依然伸在肩旁沉思着。烟始终不曾插入他的指间,他忽然瞪起眼吼:“烟呢?拿烟来!”
    德胜同志发脾气了!队伍上下人人在身上紧急搜索。这时,队尾一阵喧哗,毛泽东的马伕老侯同志被大家众星捧月一样簇拥过来。谢天谢地,他用黄油布保护了烟和火柴,关键时立了大功!
    周恩来指挥卫士们打开背包,用一条薄棉被遮护在毛泽东头上。他亲自抓了被子一角,并且用身体挡住斜吹来的风雨。
    毛泽东凝思着吸燃了香烟。吸得好深啊,眼睁睁看着火头往上燃。他屏住了呼吸。于是,中央纵队几百人都屏住了呼吸,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紧那只青烟袅袅的香烟,仿佛所有人的命运,甚至整个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都系于那支香烟之上。
    枪炮声激烈,浪涛声震耳,毛泽东似乎全然不觉。眉宇间出现一道深深的竖纹,片刻,一股烟雾从鼻孔和齿缝间溢出。才溢出一半,又被他猛烈吸回,嘴里发出烟气从齿缝间吸入的咝咝声。
    好像只是眨眼的工夫,又像经历了一个世纪那么久。毛泽东手中的烟变成夹不住的烟蒂。他蓦地立起身,将烟蒂奋力掼于地下,气壮山河地一声吼:
    “不过黄河!”
    毛泽东顺看黄河岔向前走去,,走得不慌不忙,四平八稳。卫士们抢上前,被他怒声喝退。他一个人走在最前面。走在几万追兵的枪口前,身后跟了中央机关的几百人。不要说敌人乱枪齐射,就是一枪一弹,在这么对面相望的情况下也会造成震撼历史的巨大后果。但是,奇迹发生了。几万敌兵忽然枪炮齐停,仿佛整个世界都惊呆了,变哑了。就那么看着毛泽东大摇大摆从面前走过,走出几百米,走过一个小土岗,渐渐消失了……
    (节选自权延赤《走下神坛的毛泽东》,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 你发现了吗?本文和课文《黄河化险》有许多描写内容相同,但表达不尽相同。请参照示例,找出1-2处,比较其异同。
    示例:A.声音不大,却像雷声一样从整个队伍中隆隆滚过。
    a.毛泽东轻轻喃一声,像吹口气那么轻。几百人的队伍里立刻像刮起一阵风。
    两处描写具有异曲同工之妙,A句把不大的声音比作“雷声”,读者难以感受。而a句比喻更贴切,也更形象:主席身系整个队伍甚至中国革命的前途,他的一举一动都是很重要的,他吹口气在人们看来那就是一阵强风。
    答: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
    *2. 将本文与课文比较,你还可以发现课文里添加了许多细节的描写,请找出一处,并谈谈这些细节描写的妙处或用处。
    答:
    四、从容应对紧急情况也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你是否有过化险为夷的经历?你在危急关头是否镇定自如?请把你的类似经历告诉同学们。
    ⊙发展空间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夺 桥
    乌耳姆战役之后,拿破仑命令缪拉率骑兵攻占维也纳,堵死俄军退路,以便一举歼灭。缪拉接到命令后,迅速与俄军遭遇,俄军难以抵挡法军的猛烈攻击,节节退向维也纳,向多瑙河方向逃窜。缪拉急功近利,想一举占领维也纳,结果与大部队失去了联系,不但没有完成任务,还丢失了一个师,而且,整整使法军耽误了两天时间。缪拉的失误使拿破仑火冒三丈,他大骂缪拉是个疯子,为了个人虚荣而影响国家大事。
    为了弥补损失,拿破仑下令强渡多瑙河,加紧追赶库图佐夫率领的俄军。但大桥全被俄军炸掉了,只有维也纳北面有一座被奥军(俄国同盟军)严加防守的桥梁。拿破仑给缪拉下了死命令:必须强占这座桥!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既不能让敌人占领它,更不能让敌人把它炸掉!缪拉硬着头皮接受了任务,但完成任务谈何容易啊!桥上设满了路障,埋了许多地雷,对岸是几门大炮。缪拉意识到,强攻硬拼只有桥毁人亡这一个结局!此时此刻,缪拉绞尽脑汁、冥思苦想。他暗暗下定决心,这次决不能有任何失误!相反,要干得漂亮些,将功赎罪!
    经过周密调查,缪拉终于有了主意。
    他挑选了一个营的掷弹兵,这些士兵个个英勇善战。缪拉命令他们悄悄埋伏在桥边灌木丛中。他自己则只带领了三个将领,大摇大摆地走上桥头,向敌人走了过去。当他看到守桥奥军急欲点火炸桥时,便高声喊道:“法奥已经停战了,停战协定马上就要签定了,你们还炸桥干什么?”奥军士兵不知真假,但看到他们只有三个人,又听说他们是来谈判的,便带他们到了桥头军营里边。
    缪拉一见到守桥军官,就对他说:“真该谢谢上帝,战争终于结束了,我们两国的皇帝正在签署停战协议呢!我们要见奥厄斯伯公爵,商谈我们双方停火的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