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 平静.我是土地的族系,我不能离开她.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在那田 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我吃过 我自己种的白菜.故乡的土壤是香的.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土壤的香气便在田野里 飘扬.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原野 到处有一种呜叫,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 角上挂着,粮车拉裱回来,麻雀吃厌了,这里那里到处飞.稻禾的香气是强烈的,碾着新 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没有人能够忘记她.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 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夜夜我听见马蹄奔驰的声音,草 原的儿子在黎明的天边呼唤.这时我起来,找寻天空中北方的大熊,在它金色的光芒之下, 乃是我的家乡.我向那边注视着,注视着,直到天边破晓.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 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 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一一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 秽和耻辱. 14.概括第②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怎样理解第①段中的“泛滥”和第②段中的“埋葬”这两个词语的确切含义?(4分) ①“泛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埋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中第①段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第②段写“我的家乡”又改称“你”, 这种称谓的变化有何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②段中哪些话是作者发出的“土地的誓言”?(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叶子时期的梅》一文,完成18—23题。(17分) 叶子时期的梅 晨义 ①我找不到那丛梅树了,因为我来的不是时候.我是在初夏的一个下午,进入这片水 边的花地.如果是寒意未减的早春,远远地就能看见它,那金黄的花色啊,曾怎样地让一 双冷寂的眼睛充满温情.那时的花园是沉睡着的、等待复苏的废墟,到处是冰硬光滑的旧 年的枝条,而一树腊梅的开放,正像贫穷岁月出现的一堆黄金,照亮了周围的一切.可是 现在,绿叶掩盖了世界,我只能在回忆里呼吸它独有的芬芳. ②我在枝枝叶叶间徘徊.我后悔当初没有在梅的枝子上留下刻痕,我忽略了我并不认 识它的叶子.我记得,它长在一丛丁香的身旁.但丁香淡紫的碎花也已落尽,丁香的叶子 我同样分辨不出.我是多么无知. ③我不能这样轻易走掉,因为梅就在这里,或者是这一棵,或者是那一棵.它一定知 晓我的心事,一定用了它的语言向我指示,只是我没有通晓物语的聪明.不然,我就不必 再费周折.低头寻觅,地上没有落花飘零的踪影,更不见我当日留连驻足的行迹.都被风 吹去了,都被雨打去了.泥土啊,你什么都知道,可你什么也不告诉我.后来,我发现了 枝头残存的花穗,虽已干枯,但我认得那细小的模样就是丁香.找到了丁香,也就找到了 默然的梅. ④可爱的你呀,藏在自己的叶子里.但我还是找出了你.花朵是你的脸吗?叶子是你的 衣裳吗?我不知道,你有太多的神秘. ⑤腊梅的叶子碧绿油亮,并无奇异之处.与花相比,叶是寂寞之物.从深春到晚秋, 这丛梅树将一直寂寞下去,在层层叠叠的浓阴里度过无人折弄的安宁时光.它会被许多人 遗忘,被许多眼睛所忽略. ⑥我凝视着它,凝视着叶子时期的梅,我想记住它. ⑦对于梅,人都喜欢它花时的鲜艳、雪天的热烈.梅花,“梅”字后面总要跟着一个“花” 字?踏雪寻梅的选致,梅花三弄的韵事,也都是冲着花来的.这样的爱,短暂而肤浅.花 凋谢,人消散,曲终了。灿烂之日,人众如云;繁华过后,陌不相识. ⑧今天我来,就是要看看无花的梅,看看它的长久和佳美.而绝非如诗人叶芝的(《当 你老了》中所写的:“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 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的脸上痛苦的皱纹”.绝不是这样!我不怀这样的心思来看它。青枝交错,碧叶婆 娑,这才是梅最年轻最富有的展景.就像当初它并不需要谁的所谓 寻求和赞赏,如今它也不需要谁的所谓记取和安慰.而且我还知道,这也正是梅最纯洁最 快乐的日子.没有了那些真真假假的嘴唇、那些虚虚实实的眼目,一棵树,会活得更真实, 更自由,更健壮. ⑨如果花是一种显露,那叶就是一种隐藏?我喜欢这种隐藏. ⑩临走,我摘下两片梅叶,我要拿回去,向人询问:“你认识它吗?” ○11但此刻分明有一个声音提醒我说:“无所谓显露,也无所谓隐藏,人或知,或不知, 对于一丛腊梅又有多少意义呢?” 18.作者极力称道的“叶子时期的梅”,主要表现出哪些个性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这篇文章的思路,概括起来说是由__________梅到__________梅。(请在横线上各填 一个字)(2分) 20.文章第③段说“它一定知晓我的心事”,你知道“我的心事”指什么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品析第⑦段中画线的句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本文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文章最后一段有何深刻的含义。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50分) 24.有人说,这世界最动听的声音是小鸟的啁啾,秋虫的呢喃;有人说,这世界最动听的 声音是小时候听到妈妈吟唱的摇篮曲,是父亲坐在火塘边抽旱烟的“吧嗒吧嗒”声; 也有人说,这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是市井里的吆喝声,是运动场上饱含热情的加油 声……你觉得最动听的声音是什么?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角度和题材, 以“最动听的声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 和地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