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爸爸”的到来为何会使华明感到“难为情”? 2.说说“中国画”与“西洋画”有哪些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用原文的话回答第2段开头所提出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画大都如此”一句中“如此”指的是什么? 5.“我们对中国画应该都取这样的看法。”“这样的看法”指怎样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拓展阅读 月 迹 (选段) 贾平凹 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举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的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 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没有走,你们再去找吧。” 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发现了。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了院门。 院门外,便是一条小河。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灿地闪着银光,柔柔和和得像水面了。我们从沙滩上跑过去,弟弟刚站到河的上弯,就大呼小叫:“月亮在这儿!” 妹妹几乎同时在下弯喊道:“月亮在这儿!” 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跑,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我们都看着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会有的。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我们坐在沙滩上,掬着沙儿,瞧那光辉,我说: “你们说,月亮是个什么呢?” “月亮是我所要的。”弟弟说。 “月亮是个好。”妹妹说。 我同意他们的话。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我们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身子也来了困意,就坐在沙滩上,相依相偎地甜甜地睡了一会儿。 1.细读选段,谈谈你对下面几句话的理解。 ①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 ②)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 2.文章结尾说“大家都觉得满足了”,反映了孩子们什么样的心理?文章抒发了一种什么感情? 。 3.请问作者描写月亮是从什么角度结合什么事物来写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参差cēn cī 收藏cáng 惬意qiè 口头禅chán 徘徊páihuái 弥漫mí 姿态zī 水门汀tīng 2.B。(曼画——漫画) 3.D。 4.(1)形象具体地写出了夕阳渐渐退去的景象。 (2)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光代替日光,月亮渐渐升起,竹影的形状由大变小。 5.①是行文的线索,是孩子们和爸爸绘图的实物,也是爸爸借以传授绘画知识的一个媒介和引子,文章通过爸爸的讲解,展示了对我们绘画知识的启蒙。 ②说明艺术并非高不可攀,儿童也可以有艺术上的发现,进行艺术的创造,关键是要培养在生活中感受艺术的能力。 6. (1)缺少宾语 (2)词语搭配不当 二、课内精段阅读 1.华明感到自己不应把“我家的水门汀”画脏。 2.中国画重神似,西洋画重形似;中国画像符号,西洋画像照相。[来源:中.考.资.源.网] 3.若用绿颜料,就太像实物了,反而失却了神气。 4.不去写实,只看重一种美的姿势,一种活的神气。 5.只重视神气、神似,不看重形似、写实。 三、课外拓展阅读 1.②“生活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你愿意去发现,美无处不在,希望无处不在。 ②有了属于自己的希望,也就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天空和世界,因为希望是我们奋斗过程中的凭据和证明。 2.寻找月亮,其实也是在寻找梦想和希望。找到了月亮,也就有了希望,心里便踏实了,满足了。文章抒发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对幸福的渴望追求。 3.作者描写了酒杯里的月亮、天上的月亮、眼睛里的月亮、沙滩上的月亮,美丽的月亮无处不在,成了幸福与希望、美好与安宁的象征。这样描写语言表达流畅,层次分明,而且充满诗情画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