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结合所学知识,“诊断”出小明身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他提出合理的建议。 4、针对下列现象,分析我们应负的社会责任。 (1)有些同学看到同学无辜被欺负,却视而不见,只怕招惹麻烦。 (2)有些同学轮到值日时,出钱雇其他同学代劳,或是敷衍逃避。 (3)有些同学考试经常作弊,甚至以技术“高超”为荣,沾沾自喜地传授给低年级同学。 (2)有些同学看不起成绩不佳、家境贫寒的同学,不愿与他们交往。 (3)有些同学不愿意在公开场合与在家务农的父母说话,嫌父母没地位。 (4)有些同学花钱大手大脚,超前消费,相互攀比。 5、在学校里,要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走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作为国家公民要遵守法律法规。这些都是社会公共生活的规则。因此,遵守公共生活的规则,就是要遵守国家明文颁布的规定。 请对上述观点加以评析。 6、同学甲认为:规则就是约束人的,能不遵守则不遵守。同学乙认为:规则是为人们提供方便的,应自觉遵守。 你同意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7、辨一辨:有人认为,法律的目的就是惩罚。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8、2008年4月,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原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一案宣告一审判决,认定陈良宇犯受贿罪、滥用职权罪,两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8年,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30万元。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1)上述案例体现了法律怎样的特征? (2)上述案例对我们有何启示? 9、我们出生后,父母就会到派出所给我们上户口;十八岁之前,我们会受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成年后,我们将走上工作岗位,又与劳动法紧密联系;到了一定年龄,我们又将依据相关法律退休;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熟悉和会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这些事实说明了什么道理? 10、法律就在我们身边,你感受到了吗?请用生活中的一件事加以说明。 11、某中学初三女学生小红,多次受到三个不法分子的勒索。第一次,他们要她交50元“保护费”,声称不给便要打她,不准她上学。于是,她只好把存起来的零用钱,给了他们;三天后,他们又要她交出100元,声称不给便要划破她的脸,她只好偷偷地向别人借钱,凑足钱数给了他们。但过了一个星期,这些人又来胁迫,要她交出500元。一个初中生哪来这么多钱?他们把她劫持到一个旅馆,幸好被旅馆保安发现,才把她救了出来。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不法分子为什么能再三勒索小红的钱? (2)我们从此案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12、看漫画,谈看法。 (1)父母将要采取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2)对话中的孩子若要通过非诉讼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他应该怎么做? 13、小王晚饭前在学校附近一家商店买了两包方便面。食用后不久,便觉得方便面有问题,便拿出另外一包方便面仔细一看,发现上面虽有厂名,却没有生产厂家的地址、邮编、电话号码以及生产日期、产品标号等标识。原来真的是方便面惹的祸!小王陷入了沉思。 请你帮他出出主意。 非选择题答案: 1、作为中学生,主要应承担好下列责任: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遵守校纪校规;尊敬老师,团结同学;按时完成作业;搞好卫生值日;自觉维护校园卫生。 2、(1)漫画讽刺了那些互相推卸责任,不负责任的人的丑恶现象。 (2)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秩序,让人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甚至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3)见书。 3、小明缺乏责任感,没有做到自己对自己负责。建议:(1)认清自己的角色,学会自主学习。(2)从身边小事做起,改正不良习惯,端正学习态度。(3)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4、(1)维护正义的责任(2)劳动的义务(3)诚实守信(4)团结友善(5)孝敬父母(6)勤俭节约 5、此观点是片面的,因为公共生活规则有两大类,一类是有形的,一类是无形的。有形的规则是法律法规和其他规章制度,无形的规则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道德规范。法律法规由国家明文颁布,我们必须牢记并在生活中严格遵循。道德规范则需要我们在生活中用心体会,自觉遵守。因此,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不仅要遵守有形的规则,还要遵守无形的规则。也就是说,除了要遵守国家明文颁布的规定外,还要遵守道德规范。 6、我同意乙的观点,因为: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正当的行为和生活受到侵扰,也都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大家在一起交往和生活,就需要有针对生活各个方面的各种各样的规则,共同认可,共同遵守。这样,生活才会更和谐、更完美。因此,服从公共生活的规则不是一种被迫的行为,应该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习惯,是我们的自我约束。 7、观点错的,见书三段。 8、(1)体现了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和法律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两个特征。说明了在我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启示:我们应该学法用法,从点滴做起,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9、说明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时时保护着我们的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害,同时,指引着我们行为的方向。 10、略。 11、(1)小红的妥协,没能运用有效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2)当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不应妥协,而应敢于并善于与之斗争,必要时采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12、(1)不正确。父亲采用的是非法手段,不是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母亲的法律意识淡薄,缺少维权意识。 (2)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若协商不成,可以找消费者协会调解。如若不能解决问题,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请求行政部门处理。消费者还可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13、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应当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向他介绍能够提供法律帮助的机构,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等;采用非诉讼手段,请人民团体,如消费者协会解决问题;实在不行就采用诉讼的方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