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历史 > 试题库 > 月考 >

2018初一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题含参考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3、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27年,汉皇帝下了一道命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这段材料主要体现了汉武帝的哪一项措施(   )。
    A、颁布“推恩令” B、实行分封制
    C、派张骞出使西域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4、从人类诞生到今天,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为统治地位,都非常注重加强思想领域控制。汉武帝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听取了哪位人物的建议( )。
    A、孔子 B、董仲舒 C、韩非 D、李斯
    25、“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最主要功绩是( )。
    A、创立中央集权制 B、结束诸侯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C、稳固大一统局面 D、勤俭治国,政治清明,出现盛世局面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26小题12分,27小题13分,共25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12分)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材料二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卫鞅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然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益强盛。
    请回答:
    ① 材料一中“卫鞅”指的是谁?“孝公”是哪一时期哪国的国君?(3分)
    ②材料一中“卫鞅”的主张是什么?变法取得哪些成就?(4分)
    ③根据材料二,分析变法为什么遭到旧贵族的强烈反对?(1分)
    ④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商君变法”的结局如何?有人说,“商君”被车裂意味着
    “商君”变法的失败。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4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二:“书籍被烧毁,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 郭沫若
    材料三:“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 董仲舒
    请回答:
    ① 材料一图一、二、三分别反映秦朝采取哪些措施巩固统一?(3分)
    ②材料二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历史事件,“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什么历史事件?(2分)
    ③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跟哪一位皇帝有关?为加强中央集权他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2分)
    ④材料三中的“孔子之术”指的是哪一学派?创始人是谁?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3分)
    ⑤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秦汉两个朝代对待儒家思想的态度分别是什么?其根本目的又是什么?(3分)
    2018初一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答题卡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A B C B B C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A B C B B A D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得分:
    答案 D C A B C
    二、材料分析题:(26小题12分,27小题13分,共25分)
    26、① 商鞅 ; 战国 ; 秦国 。(3)
    ② 顺应时势,实施变法(不因循守旧,实施变法);(合理即可得2分)
    成就:使秦国国力大增, 军队战斗力增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
    诸侯国,为以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答出 2句即可得2分)
    ③ 变法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 。(1)
    ④ 成功 ; 不同意 。(2)
    因为商鞅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然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益强盛,
    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变法地位目的达到了。
    (意思相近即可得2分)
    27、① 图一:中央集权制 ;图二:统一货币 ;图三:统一文字 。(3)
    ② 百家争鸣 。(2)
    ③ 秦始皇(嬴政) ; 郡县制 。(2)
    ④ 儒家学派 ; 孔子 ; 仁 。(3)
    ⑤秦: 焚书坑儒(坑儒) ;汉: 独尊儒术(尊儒) ;(2)
    根本目的: (从思想上)加强中央集权 。(1)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