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30分) 21.历史离我们其实并不遥远,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它就在我们身边。某校七年级学生举办了中国古代人类文明图片展,请你结合这次活动进行问题探究。(7分) 【工具话发展】 图一 图二 (1)请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说一说使用图一这种工具的时代,被称为什么时代?(1分)举出一例生活在这个时代的远古居民。(1分) (2)图二中的农具出现在什么时期?(1分)它的使用有什么作用?(1分) 【工程显历史】 (3)某著名作家曾经在其作品中有这样一段有关上图的描述:“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里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材料中的平原是指哪里?这个“了不起的工程”指的是什么?它有何功能?(3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二 周平王即位,把都城迁到洛邑,以避开犬戎族的进攻。平王时期,周王室势力已经衰弱,诸侯以强并弱,齐、楚、晋等开始强大起来,政权也由地方诸侯掌握。 (1)材料一中“诸侯”的出现与西周的哪一政治制度有关?(1分)此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分) (2)材料二中的“周平王东迁”之后这一阶段被称为什么时期?(1分) (3)后来,晋国分裂成了哪三个国家?(2分) (4)秦始皇结束了这一分裂局面,建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名称是什么?是哪一年实现统一的?(2分) 23.思想的解放推动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思想的自由竞放】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他的至理名言,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他的学说主要收集在哪部著作里?(3分) (2)图二中人物的是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开创了哪一学派?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他的思想在战国时期被谁继承和发展?(3分) 【思想的实践运用】 材料二 韩非目睹了战国后期韩国积贫积弱的局面,多次上书韩王,希望改变当时治国不务法制、养非所用、用非所养的情况,但其主张始终得不到采纳……后来,韩非被韩王派遣出使秦国,得到秦王赢政的赏识并受到重用。 (3)韩非是哪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受到秦王嬴政赏识和重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24.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8分)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意思是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故汤武不循(遵循)古而王,夏殷不易(改变)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摘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 ——摘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1)材料一中卫鞅还有一个名字叫什么?(1分)他的理论属于哪家学派的思想?(1分) (2)卫鞅的变法得到哪位君主的支持而得以实行?(1分)材料二反映了变法中哪些措施?(2分) (3)变法中哪项内容遭到旧贵族强烈反对?(1分) (4)根据材料三,变法给秦国带来了什么影响?(1分) (5)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看法。(1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