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历史 > 试题库 > 月考 >

2017七年级下册历史《隋朝的兴衰与唐朝的建立》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一、选择题
    1、隋朝建立的方式是通过( )
    A、农民起义夺权
    B、少数民族入侵中原
    C、大将发动政变自立
    D、外戚夺取政权
    2、关于隋文帝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他是隋朝的开国皇帝
    B、他在位时南北重归于统一
    C、他在位时励精图治
    D、他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开通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3、他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基础。他也建立了一个新的朝代。他是哪位?他建立的朝代是?( )
    A、刘邦、西汉
    B、嬴政、秦朝
    C、司马炎、西晋
    D、杨坚、隋朝
    4、隋的统一,隋文帝的励精图治,隋炀帝暴政与开凿大运河可以得出结论,下面不正确的是(   )
    A、 国家统一的重要和民族团结的可贵
    B、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一位历史人物总是功过集于一身
    C、大运河是劳动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
    D、隋炀帝暴政,开凿运河,导致隋灭亡
    5、隋朝一位苏州书生,要到洛阳参加科举考试,如果走运河水路,下列哪段运河他不必经过(  )
    A、永济渠  B 江南河 C 通济渠  D 邗沟
    6、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下列反映它的含义不正确的是(  )
    A、 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
    B、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C、陆运粮食比水运粮食速度快,费用小。
    D、商人运送大量漕粮进京,主要依靠大运河
    7、2001年4月29日,交通部在苏州主持召开京杭运河苏南段验收会,命名京杭运河苏南段为全国第一条文明样板航道。京杭运河苏南段起自镇江市谏壁口门,止于苏浙交界的鸭子坝,全长208公里,贯穿经济发达的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四个城市,是江苏省产业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带。请问四城市处在下列哪一段运河上?(  )
    A、永济渠  B、江南河 C、通济渠  D、邗沟
    8、隋朝开凿大运河最主要的目的是(  )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一。
    B、满足隋炀帝南巡的需要。
    C、加强北部边防,防止少数民族南侵。
    D、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9.隋朝大运河经过下列哪些城市(  )
    ①洛阳 ②涿郡 ③余杭 ④江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 隋朝作为统一的朝代存在的时间是                                      (    )
    A、581 — 618年   B、589 — 618年   C、581 — 600年    D、588 — 618年
    二、填空题
    1、公元589年,隋灭__,重新统一全国。
    2、杨坚于581年建立隋朝,年号__。
    3、隋朝大运河自北向南分为__、__、__和__四段。
    4、隋大运河通过洛阳、__(今北京)、__(今杭州)。
    三、简答题
    1、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2、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再想一想,水运粮食在中国古代为什么重要?
    参考答案:
    一、1-5 DDDDA   6-10 CBADB
    二、1、陈朝 2、开皇 3、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4、涿郡、余杭
    三、1、①隋文帝在位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作基础。
    2、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水路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
    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条件下,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