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历史 > 试题库 > 月考 >

河陇中学2015初一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解析)(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16、有人认为,“人类今天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智慧。”这里的“智慧”是指(    )
    A.“无为而治”                     B.“尚贤”与“节俭”
    C.“依法治国”                     D.“仁”和“礼”
    17、“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 来。”该诗赞颂了秦王赢政哪项历史功绩(    )
    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兼并六国,完成统一
    C.修筑 万里长城                    D.书同文,车同轨
    18、制作年代标尺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秦统一的时间应该是(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19、《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迄今为止最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焚书坑儒
    C.统一文字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度
    20.战国时期,各国“车途异轨,……文字异形”,秦兼并六国,实行巩固统一的措施后。下列不存在的情况是(    )
    A.“车同轨”,车辆通行无阻        B.商人交易使用圆形方孔钱
    C.各地官员均用小篆体写告示        D.农民缴税用的“斗”容量不同
    21、齐桓公、晋文公成为春秋时期霸主的相同因素有(     )
    ①以“尊王攘夷”为口号     ②发展生产     ③整顿内政     ④注重军队建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2、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大的变法。他的变法措施中体现了(      )
    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
    23、战国时期有这样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了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了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县城任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
    A.管仲改革之时        B.周平王东迁之际
    C.商鞅变法之后        D.晋文公称霸中原之前
    24、下列关于陈胜吴广起义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他们具有革命首创精神      B. 推翻了残暴的秦朝
    C. 鼓舞了广大人民起来反抗暴秦    D.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25、 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A. 陈胜吴广起义的沉重打击           B. 刘邦、项羽的反秦斗争
    C. 秦灭六国,引起六国人民普遍不满         D. 秦的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
    河陇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历史科试题
    题号 一 二 总分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选项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选项
    二、材料题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
    材料二: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
    ——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孔子的政治和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2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史实?这一史实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3)材料二秦始皇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只有哪些书籍未被焚烧?(4分)
    (4)根据材料四,请现代化治国的方略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3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