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非选择题 21、材料分析题:(8分) 秦汉时期,匈奴族一直是活跃于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回答以下问题:(10分) 材料一 匈奴人失去河西,损失重大,唱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意为生长繁殖)。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不能打扮得漂亮了)。” 材料二 史书记载,昭君和亲后,边关的城门很晚才关闭,处处都是放牧和贸易的牛马,好几代人不再听到报警的狗叫声,老百姓再也没有战争之苦。 (1)与匈奴相关的一项重大工程建筑是什么?说出其修筑的目的。(2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2分) (3)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汉与匈奴的哪两种关系?(2分) (4)你如何评价材料中的两种历史现象?(2分 ) 22、探究题。(4分) 以下是秦朝建立后,全国上下都遇到不少麻烦,如果你是秦始皇,你会怎么解决?请分别写出具体措施。 情景1:丞相王绾说:“现在天下初定,应该实行分封制。”廷尉李斯说:“不行,当初周就是因为分封,诸侯的权力太大,造成长年战争的局面,现在应该实行郡县制。”他们都说自己的建议好,向秦始皇推荐。 情景2:原齐国的赵二拿着一串钱(刀币)来到街上,准备买牛,可是他发现街上的人进行买卖时争吵不休,原来他们拿着各自的钱,谁也不愿意接受对方的钱。赵二看了看手中的刀币叹了口气,丧气地走了。 情景3:王五(原魏国人)到街上买了二尺布,可回到家里自己一量不足两尺。于是他去找卖布的老板退货,可老板(原秦国人)坚持认为自己给足了尺寸,坚决不退…… 情景4:秦始皇发布了一封诏书,到南方(原楚国),但这里的官吏却看不懂诏书的内容。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材料二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孔,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请回答: (1)材料一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壮心”在这里指什么?(2分) (2)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你最喜欢的英雄是哪几位?(至少3位)(3分) (3)材料二中所追忆的是历史上哪次著名的战役?此战役有何影响? (3分)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晋后期以来北方人口大量迁到江南。 材料二: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请回答:(1)材料一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主是指谁?本诏令提出了什么具体改革措施?(2分) (3)魏主的改革有何影响?( 2分) (4)上述材料反映了民族融合中的哪两种形式?(2分) 宇华教育2015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含答案解析)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面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填在表格中,每题1分共20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C B C A A A D B 序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C C D C B A A D 二、图中学史(每空1分共10分) 21、(1)、A咸阳 (2)、B临洮、C辽东 (3)、D大泽乡 (4)、灵 渠 22、(1)、丝绸之路 西汉 (2)、A长安、 C玉门关、D阳关 (3)、张骞 三、问答题(2题共7分) 21、材料分析题:(8分) (1)、长城 抵御匈奴的进攻(2分) (2)、材料一反映的是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匈奴被赶到大漠以北,故唱此曲 。材料二 反映昭君出塞,边境的人民过上了多年的安定生活。(2分) (3)、材料一反映的是“战”的关系;材料二反映的是“和”的关系。(2分) (4)、都有积极作用,汉武帝反击匈奴的胜利使北部边郡得到安定;昭君出塞、汉匈和亲,为汉匈之间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2分) 22、 探究题。(4分) 情景1:要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在地方 :设郡县制(1分) 情景2:统一货币 (1分) 情景3:统一度量衡 (1分) 情景4: 统一文(1分)字 23、阅读下列材料:(8分) (1)曹操 统一全国 (2分) (2)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周瑜、曹操、孙权、等等(3分) (3)赤壁之战(2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1分)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1)、带来先进生产技术;补充必要劳动力(4分) (2)、孝文帝 改革姓氏(2分) (3)、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2分) (4)、①民族迁徙 ③统治者的改革 (2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