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历史 > 试题库 > 月考 >

2015七年级历史暑假作业(第四单元)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11.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名称
    时间
    交战双方及结果
    意义官渡之战200年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为曹操统一黄河中下游地区奠定基础赤壁之战208年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打败曹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2.三国鼎立的形成?
    
    二、南方经济的发展
    1.人口南迁
    ⑴秦汉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在北方。
    ⑵原因:东汉末年以来,北方社会动荡不安,南方比较安定。为了躲避战乱,北方人口开始南迁。西晋后期,匈奴等族乘汉族统治集团内乱之机起兵反晋,西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向中原推进,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浪潮。
    ⑶分布: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居住在(江苏、浙江、湖南、湖北),部分人移民到岭南一带。
    ⑷影响:人口南迁为南方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经验、工具和资金,为南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江南经济的发展
    ⑴原因①北方人口大量南下,不但为南方补充了大量的劳动人手,而且带来了中原地区
    12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经验。②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③南方战乱较少,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④南北人民的辛勤劳动。⑤统治者采取的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
    ⑵表现㈠农业:①在太湖、鄱阳湖、洞庭湖一带开辟出了大量的湖田。②北方农作物的栽培、施肥、牛耕等先进技术与南方水田种植经验相结合,在江南地区普遍实行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则种植双季稻。③南方各地还陆续修建了许多水利设施。
    (二)、手工业:促进了南方冶铁业、纺织业、造船业和青瓷制造业的发展。
    (三)、商品经济:南方的商品经济得到初步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城市繁荣。建康城人口达到百万,是当时经济最活跃的一个都市。
    三、北方民族的汇聚
    1、“五胡”内迁:西晋末年,北方五种少数民族起兵反晋,匈奴、羯、氐、羌、鲜卑。
    2、淝水之战:(1)、时间:383年;(2)、交战双方:前秦——东晋;(3)、目的:前秦(苻坚)想消灭东晋,统一全国;(4)、结果:东晋以少胜多。
    3.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⑴背景:民族汇聚成为时代主流。
    ⑵目的: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加强统治。
    ⑶措施:①整顿吏治,严格考核制度,官吏有固定俸禄,贪污受贿者一律严惩。②、实现均田制,农民按人口多少分给田地,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按规定纳赋税。③、建立农村基层组织以稳定社会秩序。④、迁都洛阳、学习汉语、改穿汉服、改鲜卑姓氏为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等。
    ⑷作用:①使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逐渐与汉族趋同。②使中原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③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及经济发展,为以后南北统一创造了有利条
    13件。
    四、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领域,人物,朝代,成就地位,数学祖冲之
    南朝宋、齐之际,计算出圆周率数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间,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比欧洲早约1000年
    农学贾思勰,北魏和东魏《齐民要术》:反映了我国北方农业生产技术的水平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地理学郦道元北魏《水经注》记述了1250多条河流及河流沿途的情况
    优秀的地理著作又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
    五、异彩缤纷的艺术成就
    1.书法东晋的王羲之是著名的书法家。他改变了前代比较质朴的书风,将字写得端秀清新、绚丽华贵,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美称。他的代表作是《兰亭序》,被后人称为“书圣”。
    2.绘画东晋画家顾恺之,以人物画最为突出,“以形写神”,注重点睛传神,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3.石窟艺术
    ⑴特点:综合了雕塑和绘画的特点,体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高的艺术成就,它是随着佛教的传播而发展起来的。
    ⑵代表: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