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大意:周朝分封了许多同姓子弟为诸侯,但是后代疏远了,诸侯之间象仇敌一样彼此进攻,就连周天子都不能禁止。 读了这两段材料后,你认为分封制能不能保证周天子对广大疆域实行长久牢固的统治?你认为我们国家今天的政治制度与西周分封制有什么不同? 2、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在河南安阳发掘出十一个商朝王陵,王陵里埋着很多陪葬的人,武官村里陪葬的人有300人,还有大量牲畜。 材料二 在安阳,发现了191座祭祀坑,人骨一千多具,其中绝大多数是15岁到35岁的青壮年男女。他们死得很惨,有的被肢解,有的被腰斩…… ①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商朝的什么事实? ②这两则材料反映了当时奴隶怎样的生活处境? 三、课堂延伸 1、我国是世界著名的“礼仪之邦”,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一定的礼仪规范,比如清明节我们都要去扫墓,表达我们对先人的追思。现在请你去采访周围的长辈,找一找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礼仪规范,将你所了解的礼仪规范和同学进行交流,议一议这些礼仪制度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2、“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子”是我国民间的一句俗语,你知道为什么皇帝会更喜欢他的长子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D 4、B 5、C 6、A 7、A 8、D 9、B 10、B 二、课堂回顾 1.周王室施行分封制,打破了大大小小的诸侯国自然存在的状态,授土授民,用新的统治者取代了原有的氏族部落首领,加强了周王室对占领区的控制。但是,实施分封制最大的弊端就是:由于自然因素或社会因素的影响,诸侯国的经济实力很有可能超过王室,大夫采邑的经济实力很有可能超过诸侯。诸侯强,就不可能听命于王室;大夫强就不可能听命于诸侯。这就造成了政治分裂、战乱频仍的局面。 现在我们实行中央领导下的行政区划制度,中央统一领导,稳固统治。 2.①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商朝的"人殉"和"人祭"。②奴隶过着悲惨的生活。他们赤身裸体地在烈日下从事农业劳动。夜里,奴隶主用木枷把奴隶的双手锁起来。每次祭祀祖先,奴隶主都要屠杀大量奴隶做供品。奴隶主死了,还要把奴隶杀死或活埋,做殉葬品。 三、课堂延伸 1.中国历来被称为“礼义之邦”。礼仪在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几乎是一个囊括了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一切典章制度以及个人的伦理道德修养、行为准则规范的庞大的概念。孔子的话:“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礼”是规范人的行为的外在的礼仪制度,它的作用是为了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之和谐相处,孔子儒家的这套“仁学”理论虽不能解决当今社会存在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全部问题,但它作为一种建立在道德上的“律己”的道德要求,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准则,能使人们和谐相处无疑有其一定的意义。 2.提示:嫡长子继承制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