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你能得到什么启示?(3分) 22.(18分)中国政府自古注重民族关系,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右图为唐蕃会盟碑,公元823年立,至今仍巍然矗立在拉萨大昭寺前。碑文中说,松赞干布于贞观年间迎娶文成公主……景龙年间,尺带珠丹迎娶金城公主……“舅甥二主,商议社稷如一,患难相恤,暴掠不作,结立大和盟约,永无渝替!” (1)依据材 料一,归纳唐蕃友好交往的方式。(2分) 材料二 见右图 (2)你认为在哪个朝代的官方文书中能见到宣政院印戳(chuō)?这一机构的设置对西藏地区有何重要影响?(4分) 材料三 西藏佛教规定,达赖或班禅以其 转世“灵童”作为继承人。为了避免纷争,清朝建立了金瓶掣(chè)签制度。该制度规定,达赖或班禅转世时, 将几个“灵童”的姓名和生辰分别写在象牙签上,装入瓶内,由驻藏大臣监督掣签确定。然后报请清廷批准,才能成为合法继承人。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政府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 材料四 18世纪,回部首领大、小和卓发动反清叛乱,建立割据政权。乾隆帝派兵讨伐,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平定了叛乱。接着,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 ——摘编自中学历史课本 (4)依据材料四,概括归纳大、小和卓发动叛乱 没能得逞的主要原 因。清朝设置伊犁将军有何重要意义?(6分) 23、(15分)西汉和唐朝国家统一,文化昌明,几位帝王文治武功,在古代历史的发展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即位时,只有16岁,年轻有为,他下诏,令各郡县推举人才,由他亲自出题,让被举荐的人作答。通过这样的考察,武帝发现了像董仲舒等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对出身低微的人,他也能破格录用。如出身贫寒的主父偃,长期怀才不遇,后来他到长安直接向武帝上书,武帝很赏识他,相见恨晚,立即任他为官,后来一年内竟将他升官四次。 -----选自中学历史课本 (1)材料一中提到的两位历史人物董仲舒、主父 偃分别给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6分)这些建议帮助汉武帝将西汉王朝推向了顶峰,这个顶峰是什么局面?(2分) 材料二: 贞观初 ,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割大腿上的肉)以啖腹(填饱肚子),腹饱而身毙。……” ---《贞观政要》 大臣向太宗进谏 (2)、“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全盛打下了基础,结合材料,你认为太宗的哪些治国举措有益于“贞观之治”的出现?(两条即可,4分) (3)、结合材料,分析两位帝王在其统治期间都出现治世局面的共同原因有哪些?(3分) 参考答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