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秦始皇、汉武帝、卫青、霍去病、昭君、张骞等历史人物进行全面的评价。 5.本单元用到的地理知识较多,学习时,注意结合课本的地图进行知识的掌握。对于丝绸之路作以下简单的图示学习:长安→河西走廊→新疆境内→西亚→欧洲。 [考点透视] 本单元的考点主要集中在秦朝的建立、汉武帝的大一统、西汉的民族关系和丝绸之路等,中考在本单元出现的题型以选择题为主。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张骞出使西域、昭君出塞、丝绸之路将成为命题的热点,而与地理等学科联系的题型也会不断出现。 [综合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秦朝历史的评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B.秦朝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度 C.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D.长平之战标志着秦统一六国的完成 2.秦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 A.称皇帝,实行郡县制 B.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派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 3.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节目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节目曾对右图中的历史人物进行过评述,下面说法最适合他的是( ) A.他统一六国,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 B.他推行大一统措施,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C.支持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 D.他推行改革,促进民族融合 4.右图是北京奥运会会徽“舞动的北京”中的“京”字,该字的字体第一次成为全国规范文字是在( )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宋朝 5.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对促进我国古代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措施是( ) A.建立专制集权统治 B.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C.焚书坑儒 D.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 6.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叶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秦始皇焚书的主要目的是( ) A.限制人们的言论 B.禁止儒学传播 C.树立秦国的形象 D.加强思想控制 7.“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 ) A.春秋和战国 B.秦朝和春秋 C.战国和三国 D.秦初和汉初 8.“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 A.创立中央集权 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C.稳固大一统局面 D.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 9.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汉武帝所采取的措施是( ) A.颁布“推恩令” B.设西域都护府 C.加强监察制度 D.推行儒学教育 10.董仲舒因功而受到汉武帝尊敬和后裔纪念,他最主要的功劳是: A.提出“焚书坑儒”的主张 B.提出与匈奴和亲的策略 C.提出“独尊儒术”的主张 D.提出“推恩令”的策略 11.汉武帝为巩固国家统一采取的措施有( )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颁布推恩令 ③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 ④设置西域都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观察右边的“讲经图”(汉代画像砖),这是哪一位皇帝时期兴办太学的实证?( ) A.汉高祖 刘邦 B.汉武帝 刘彻 C.汉光武帝 刘秀 D.蜀汉皇帝 刘备 13.水排是我国东汉时期南阳太守杜诗发明的一种新式工具,它的主要用途是( ) A.灌溉工具 B.水上运输工具 C.纺织工具 D.鼓风冶铁工具 14.正在央视电视剧频道热播的《昭君出塞》,引起了观众对历史上这位“落雁美女”大义和亲的辉煌事迹的极大兴趣。你知道王昭君和亲嫁给了哪一民族的首领( ) A.鲜卑族 B.匈奴族 C.藏族 D.蒙古族 15.对右图历史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A.汉武帝时国力强盛 B.汉元帝把王昭君嫁给了松赞干布 C.东汉时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 D.此事促进了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 16.2008年3月,奥运圣火沿丝绸之路开始全球传递。与丝绸之路开辟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B.张骞通西域 C.玄奘西行 D.马可波罗东游 17. 小华:送人千里,终有一别,陛下请回吧!小明:爱卿,此去西域凶险异常,然匈奴一日未了,则国无宁日,望卿不辱使命,早去早回。由以上的历史短剧台词,可知他们正在学习( ) A.张骞出使西域 B.郑和下西洋 C.清军出兵雅克萨 D.玄奘印度取经 18.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西北部祁连山和北山之间,又叫甘肃走廊。因为位置在黄河以西,所以叫“河西走廊”。位于河西走廊上的“河西四郡”是丝绸之路上的四颗明珠,请判断这四郡都是在哪位皇帝在位时设置的(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