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历史 > 试题库 > 月考 >

北师大版初一年级历史第四单元测试题(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A.鲁班 B.张衡 C.刘徽 D.祖冲之
    19.如果你是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导演,下列场景中惟一有可能在剧中出现的是( )
    A.官渡之战前,袁绍通过运河将军队迅速调往前线
    B.曹操用《齐民要术》指导屯田农民提高生产技术
    C.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发射火炮、火箭,点燃曹军的战船
    D.在手术之前,华佗先给病人服下“麻沸散”
    20.被人们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艺术是( )
    A.陶潜的诗     B.顾恺之的绘画
    C.王羲之的书法   D.云冈石窟的浮雕
    二、非选择题:第21题8分,第22题14分,第23题8分,共3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楚越之地(指江南地区),地广人希(稀),饭稻羹(gēng,用蒸、煮等方式做成的糊状食物)鱼,或火耕而水耒辱,……不待贾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 (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禾念(丰收之年),则数郡忘饥。
    ——《宋书》卷五十四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西汉时期南方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南方的经济有何发展?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燕州刺史穆罴进曰:“移都事大,如臣愚见,谓为未可。”高祖曰:“卿便言不可之理。”……高祖曰:“黄帝以天下未定,居于涿鹿,既定之后,亦迁于河南。”
    ————出自《魏书》卷十四
    材料二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自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元也;宜改姓元氏。谓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中的“高祖”、“魏主”指的是同一个人,他是谁?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高祖主张“移都”的原因是什么?他将都城移到了哪里?
    (3)判断材料二指的是哪次改革?材料所反映的应是改革中的哪项具体内容?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内容?
    (4)你如何评价这次改革?
    23、材料解析题 观察下面人物和中国古代书法作品(摹本•部分)图
    请回答:
    (1)这是哪一朝代哪位著名书法家的作品?作品的名称是什么?
    (2)这位书法家被后人尊称为什么?该作品在中国书法史上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
    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C 4.A 5.D 6.B 7.B 8.D 9.A 10、C 11.D 12.B13.C 14.D 15、D 16.B 17、B 18.D 19.D 20、C
    二、非选择题:
    21、(1)耕作方式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人民生活不富裕。原因:我国政治、经济中心在北方,南方地区地广人稀,没有得到大规模开发,生产技术落后。
    (2)东晋建立以来,南方农业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原因:东汉末年开始,北方许多人为躲避战乱开始逃往江南地区,西晋后期以来,南迁的人更多。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江南地区战争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南、北方人民利用江南优越的自然条件共同努力。
    22、(1)北魏孝文帝。  (2)平城地处偏北,不利于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不利于学习和接受汉族文化;黄帝后来曾迁都河南。故北魏也应迁都河南。洛阳。  (3)北魏孝文帝改革。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元。还有说汉话,穿汉服,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等。
    (4)评价: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北方少数民族接受和学习汉族文化等。
    23、(1)东晋,王羲之,《兰亭序》。(2)书圣,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