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孙武 思路解析:战国时期,韩非子主张实行“法治”加强中央集权,用严酷的刑罚镇压反抗,他的思想后来被秦始皇所采用。 答案:C 6.“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格言出自( ) A.《论语》 B.《墨子》 C.《孙子兵法》 D.《孙膑兵法》 思路解析:可以看出题干格言是讲军事战争方面的知识的,所以应推断它是出自兵书,可排除前两项,再结合教材可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军事名言出自《孙子兵法》一书。 答案:C 快乐时光 “瞧你愁眉苦脸的,什么事呀?”“写篇文章,题目是《昨天我干了些啥》。”“那好说,你昨天干了些啥呀?”“喝酒呗。”“你多傻呀,我告诉你吧,你写下去,凡是出现了‘喝酒’的字眼,你就把它改成‘读书’不就成了么?”张文受到了启发,笔下来了神:“我一早就起来读了半天书,我想了想,又把后半本也一口气读完了,可是我觉得还不够,于是又到店里去买了一本。回来时在路上迎面遇着李大,一瞧他的眼睛,知道他也读得差不多了。”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1.下列关于孔子思想主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仁”就是要爱人,理解体贴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礼”就是要求人们能够约束自己,加强个人修养 C.主张以“德”教化人民,反对严酷的刑罚 D.主张实行“法治”,制定严酷的刑罚镇压人民的反抗 思路解析:主张实行“法治”,制定严酷的刑罚镇压人民的反抗,是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的主张。 答案:D 2.在古今社会,下列符合孔子“仁”的思想的行为是( ) A.以强凌弱 B.乐于助人 C.以大欺小 D.杀富济贫 思路解析:孔子“仁”的思想就是要爱人,要理解和体贴别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应强加于人。 答案:B 3.在中国,第一个创办私立学校的人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思路解析: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30岁左右时,开始创办私学教授学生,打破了以前社会“学在官府”的局面。使更多人享有了受教育的机会。 答案:A 4.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的大思想家是( )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庄子 思路解析:本题题干提出了辩证法的转化思想,春秋末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包含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答案:B 5.春秋战国时期,学术上形成“百家争鸣”繁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春秋无义战” B.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C.经济飞速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