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空间 杜如晦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中国唐初名相。字克明。京兆杜陵人。唐武德元年(618)如晦被李世民引为秦王府属官。如晦常从征伐,参与机要、军国之事,剖断如流唐武德九年(626)他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以功擢拜太子左庶子。太宗即位,如晦迁兵部尚书,进封蔡国公,贞观二年(628),以本官检校侍中,摄吏部尚书,仍总监东宫兵马事。三年,任尚书右仆射,仍领选事。四年三月卒。如晦为相时,正值唐新建不久。他与房玄龄共掌朝政,典章制度皆两人所定。时称如晦长于断,玄龄善于谋,两人配合默契,同心辅佐太宗,后世论唐代良相,首推房、杜。 C.“房谋杜断”从侧面反映了唐太宗虚心纳谏 D.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7.阅读下列材料: 唐太宗说:“凡事皆需务本。国以民为本,民以依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弋履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平!” 请回答: (1)唐太宗这段话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2)唐太宗的这种治国思想收到了什么效果? 拓展探究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联独爱如一。 材料三: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1).这几句话出自哪一位皇帝之口? (2).材料一是什么意思?说明他认识到什么问题?如果你现在是一位国家公务员,你觉得从材料中可以获得什么启示指导自己的工作?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这种政策具体体现是什么? (4).材料三中的镜子是谁?它重用的人才还有哪些? 2.2010年春年的秋天,刚从事文物收藏的小张,从文物贩子手中购得铜镜一面,铜镜背面铸着“贞观29年”字样。不久,小张购得的铜镜“锈斑”脱落,他便到博物馆找文物专家鉴定。文物专家看到铜镜背面的铸字后,立即断定是假文物。 请回答:文物专家是怎样判定铜镜是假文物的?专家还提醒小张,稍有历史知识的人,就能识别铜镜的真伪,为什么? 参考答案 基础达标 1.D 2.C 3.D 4.A 5.B 能力提升 1.D 2.C 3.B 4.A 5.B 6.D 7. (1)以民为本,重视农业(2)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拓展探究 1.(1).唐太宗 (2).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载船行走,也能把船掀翻。 他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意在注意调整通知政策,以缓和阶级矛盾。 应该密切联系群众,关心人民疾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反映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体现在北京各族尊奉他为“天可汗”。 (4).指魏征,重用的人才还有房玄龄,杜如晦。 2.文物专家是根据铜镜背面的铸字判定铜镜是假文物的,因为贞观时期是627—649年,不会存在“贞观29年”之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