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期末总复习课堂训练——第四单元 班别: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 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答 1、七年级(4)班的同学排练课本剧“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故事”,情节安排错误的是 A、在官渡,曹操亲率精兵出击 B、在赤壁,曹操中了诈降之计 C、在书房,曹操欣赏《兰亭序》 D、曹操题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2、某地推出的“草船借箭”旅游娱乐项目吸引了游客,这一创意取材于《三国演义》中的精彩故事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巨鹿之战 3、下列有关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历史意义,不正确的是 A、鼎立局面比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状况前进了一步 B、使中国陷入政权割据状态,是历史的退步 C、为后来全国统一局面出现奠定了基础 D、三国客观上都促进了各地的发展 4、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下列关于三国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②④⑤ ①魏国——220年——曹操——洛阳 ②魏国——220年——曹丕——洛阳 ③蜀国——221年——刘备——成都 ④蜀国——221年——诸葛亮——成都 ⑤吴国——222年——孙权——建业 ⑥吴国——222年——孙策——南京 5、江南经济开发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下列各项与江南经济开发无直接关系 A、孝文帝改革 B、北方人口南迁 C、先进的农业技术带入南方 D、南方政局相对稳定 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移民南迁后,主要集中在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岭南一带 C、东南沿海地区 D、西南四川 7、寿县(安徽境内)城北的八公山位于淮河南岸,绵延30余公里,南临淝水,北濒淮河,向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发生于此,与此相关的历史成语典故是 A、破釜沉舟 B、草船借箭 C、三顾茅庐 D、草木皆兵 8、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其表现有 ①普遍实行麦稻兼作 ②官府建立专门机构管理丝织业 ③发明了灌钢法 ④青瓷烧制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⑤商品经济得到初步发展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9、西晋内迁的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淮河流域 D、黑龙江流域 10、迁都是一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中的重大事件。其中因接受先进文化而迁都的是 A、周平王迁都 B、盘庚迁都 C、北魏孝文帝迁都 D、明成祖迁都 11、下表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鲜卑族汉姓 拓跋元 贺赖贺 丘穆陵穆 A、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 B、北魏采用汉族政治制度 C、北魏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D、孝文帝迁都洛阳 12、下列能够体现南北朝时民族融合趋势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 ①北方民族学会了汉族的生产技术 ②鲜卑人中出现了汉人姓氏 ③汉族人的食品具有北方民族特色 ④一些开明的少数民族统治者开始使用汉族政治制度管理国家 13、有一位科学家是世界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与这位科学家相关的有 ①这位科学家是生活在宋、齐之际的祖冲之 ②这位科学家还创制了日行百里的“千里船” ③这位科学家著有数学专著《九章算术》④这位科学家取得的数学成就比欧洲人早了约1000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有一位北方朋友,他热衷于对农作物、蔬菜和果树栽培技术的研究。他想详细了解我国古代南北朝时期北方的农业生产技术,可以查阅的书籍是 A、《齐民要术》 B、《水经注》 C、《伤寒杂病论》 D、《九章算术》 15、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司马迁为写《史记》,游历了许多地方,收集了大量资料,在这一点上,下列人物中,与司马迁最相似的是 A、祖冲之 B、郦道元 C、贾思邈 D、华佗 16、下列组合对应正确的是 A、祖冲之——南朝宋、齐之际著名的农学家 B、贾思勰——医药学家 C、郦道元——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 D、曹操——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 17、下列成就出现于同一时期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