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阅读“风力、风级、陆地表面现象附表” 先解释一下风力即风速(km/h);又按风速大小,把风力划分为0~12级。通常天气预报几级风即指的风级。 重点看一看3级、6级、8级风的风速和陆地表面现象。当学主遇到这种现象时,可以大致判别是几级风,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做一做”练习 1.用一根竹竿(或木棍),在它的顶端用细线系一条较长的纸条,拿在院子里,看一看纸条是怎样飘动的。利用它辨别风向。 2.观察烟柱、树枝摇动的情况,估计风力的大小,判断大致是几级风。 四、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 1.读图指导 在“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图上,大圆及圆面表示地球表面;注意左旁侧标注的纬度数,这些纬度数表示着各个气压带在地球上分布的规律;圆内呈条带状地标明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 2.读图答问 (1)地球上共有几个气压带?各叫什么名称? (2)每个气压带各分布在什么纬度附近? (3)哪个气压带在地球上只有一个?它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半球各跨一部分],哪些气压带在南、北半球各有一个? (4)风从什么气压带吹向什么气压带? 3.找规律,找原因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己发现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的分布及成因。至于30°附近和60°附近的气压带成因,只能靠教师讲,学生领会多少算多少(将在本文“学习方法辅导”中说明)。 (1)赤道地带——终年气温高还是低?(高),气流上升还是下沉?(上升),近地面空气多了还是少了?(少了),那么,应该是高气压带还是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 (2)两极地区——终年气温( ),气流( ),近地面空气( ),应该是气压( ),故称为极地高气压带。 (3)南北纬30°附近的副热带,气流下沉气压增高,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教师讲)。 (4)南北纬60°附近的副极地地带,气流上升,气压减低,称为副极地低气压带(教师讲)。 [有关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教材不讲,只写了“上述气压带的分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不同季节,不同地区也会有些变化……”,教学时可以省略这一段话。 4.提示两个条件(①风是从高压处吹向低压处的,②气压带是高低气压相间排列的),请学生答出风带的形成。(1)信风带(2)西风带(3)东风带 学生看图,教师明确交代,注意表中的顶目: 有关风向偏转问题写在本文参考材料中,讲解与否,讲到什么程度,根据各校各班情况自行决定。 《教学片断:气压和风》 上一篇教案: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下一篇教案: 气 温 返回该栏目, 浏览更多相关文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