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地理 > 试题库 > 月考 >

七年级地理地图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章 来源莲山课件 ww w.
    5 Y k j.CoM 第三节 地图 教材内容详解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比例尺含义,记住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并能比较比例尺大小。记住地图上常用图例,会在地图上辩方向。初步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地形类型,和坡度陡缓。
    2.过程与方法:利用当地地图学习比例尺三要素,利用地形模型学习等高线地形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多方面培养读图方法和运用地图能力,是今后建设祖国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
    快乐点击
    1.地形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1)比例尺
    ①概念: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②公式:比例尺= image002.gif (356 Bytes)
    2007-10-19 07:21
    image003.png (4.52 KB)
    2007-10-19 07:21
    (2)方向
    ①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如图1.3-1,AB的走向是西北一东南走向,BC的走向是东西走向。
    image005.png (4.73 KB)
    2007-10-19 07:21
    ②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如图1.3-2,A位于B的西面,B位于C的北面。
    image007.png (4.03 KB)
    2007-10-19 07:21
    ③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的地图,通常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进一步可以确定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image009.png (5.06 KB)
    2007-10-19 07:21
    (3)图例
    ①概念:是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和它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
    ②常用图例:
    image011.png (24.78 KB)
    2007-10-19 07:21
    注意区别首都、省级行政中心和一般城镇、洲界、国界和未定国界,铁路和公路,天然河流和运河,湖泊和水库的符号。
    2.地形图的判读
    (1)海拔:以海平面为起点,测出地面某个地点突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的地面高度。如图1.3-5甲的海拔高度为1500米,乙的海拔高度为500米。
    相对高度: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在地图上用相对高度表示地面起伏大小。如图1.3-5甲乙的相对高度为1000米。
    image013.png (21.7 KB)
    2007-10-19 07:21
    (2)等高线与等深线:
    ①等高线把各个地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等高线上一般都标出高度,单位是米。
    image015.png (37.27 KB)
    2007-10-19 07:21
    ②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
    image017.png (6.91 KB)
    2007-10-19 07:21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①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地势高低:
    等高线上的数值为海拔,数值大,即海拔高,地势高;数值小,即海拔低,地势低。
    ②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陡缓:(如图1.3-7)
    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高度差相等。因此,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反之,坡度缓。
    ③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判断山地不同部位:
    a.顶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是中心高四周低
    image019.png (4.78 KB)
    2007-10-19 07:21
    b.鞍部: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
    image021.png (3.47 KB)
    2007-10-19 07:21
    c.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
    image023.png (3.42 KB)
    2007-10-19 07:21
    d.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
    image025.png (3.42 KB)
    2007-10-19 07:21
    e.陡崖: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常用“ image027.png (142 Bytes)
    2007-10-19 07:21”符号表示。
    image029.png (3.46 KB)
    2007-10-19 07:21
    在区别山脊和山谷时,可利用水的流向来判断。水总是由海拔高的地方流到海拔低的地方,但注意画流水线时要垂直于等高线画。向两侧流的是山脊(如图1.3-13A),向中部汇集的是山谷(如图1.3-13B)。
    image031.png (8.96 KB)
    2007-10-19 07:21
    (3)分层设色地形图
    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可以一目了然看出地面的高低起伏和海底的起伏状况。
    (4)地形剖面图
    为了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还得用到地形剖面图。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成的。它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如图1.3-14所示)。从地形剖面图上可以直观地看出地面高底起伏状况。
    image033.png (41.39 KB)
    2007-10-19 07:21
    3.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1)地图有多种多样,要学会根据需要准确地选择不同类别的地图。
    如:去公园游览,应选择导游图;了解国际时事,应选择世界政治地图等。
    (2)相同类别的地图的比例尺大小若不同,表示的内容愈详略程度则不一样。这也影响到地图的选择,影响到从地图上获取信息。那么,地图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的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有什么关系?
    选用的比例愈大则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详细;选用的比例尺愈小则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大,反映的内容愈简单。
    如:
    image035.png (75.54 KB)
    2007-10-19 07:21
    比例尺大的北京市地图,表示的范围小,内容却详细,画出了铁路线、河流和市区轮廓;比例尺小的中国地图,内容则简单,北京市只画成方为块,市区画成小圆点。
    热点考点聚焦
    命题方向
    联系实际考查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关系,在地图上辨方向。从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高线图上提取所需信息,判断地势特征、坡度陡缓、地形类型,量距离辩方向。
    【例1】 (2003•淄博)读图1.3-16分析,上下两图中对应各位置正确的一组是
    A、1、2、3 B、4、5、6 C、1、5、6 D、2、3、4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绘制,稀疏与坡度关系。
    从实物图可看出2、3点海拔相同,应在同一条高线上,可排除A、D选项。1点位置、方向有明显错误,可排除C项。本题通过实际联系考查教材知识点,是今后命题的方向。
    答案:B
    image037.png (33.66 KB)
    2007-10-19 07:21
    【例2】在一张长为62厘米,宽为56厘米的纸上绘制中国政区图,要求图幅边缘各留2厘米。已知我国领土南北长约5500千米,东西宽约5000千米,则该图最适合的比例尺是( )。
    A:1:1000000 B:1:5000000
    image039.png (3.53 KB)
    2007-10-19 07:21
    剖析:此题要求掌握比例尺的含义,并通过简单的计算,再选择与计算结果接近的比例尺。要表示的实地距离为5500千米和5000千米,图上要表示的距离长=62-2×2=58(厘米),宽=56-2×2=52(厘米),则长和宽的比例尺为:长,58厘米/5500千米=58厘米/550000000=1/9480000,宽:52厘米/5000千米=52/500000000=1/9620000。在选定一幅图的比例尺时,应以小比例尺为准,故应以1/9620000为参照标准。
    答案:D
    典型例题剖析
    【例1】读图1.3-17判定各字母代表的山地部位:
    A B C
    D E F
    image041.png (6.56 KB)
    2007-10-19 07:21
    剖析:此题考查内容为等高线地形图的阅读。由等高线数值变化可推断A为山顶,B为鞍部。C处等高线向山顶弯曲,故为山谷;而D处等高线的弯曲方向C相反,故为山脊。E处等高线稀疏,为缓坡;F处等高线密集,故为陡坡。
    答案:山顶鞍部 山谷山脊缓坡 陡坡
    金钥匙:①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和缓。②等高线向海拔高的方向凸出,为山谷;等高线向海拔低的方向凸出,为山脊;两山顶之间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最高处为山顶。
    【例2】 在比例尺为1:1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间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A、B两地的实际距离为多少?
    剖析:本题考查内容为比例尺公式的换算。此类计算题应注意两点:首先公式变换要正确;其次单位换算要细心。
    比例尺= image044.gif (359 Bytes)
    2007-10-19 07:21 实地距离= image046.gif (329 Bytes)
    2007-10-19 09:33
    实地距离=4cm×10000000=40000000cm=400千米
    答案:400千米
    金钥匙:实际距离单位是千米,由厘米换成千米,小数点前移5位;图上距离单位是厘米,由千米换成厘米,小数点后移5位。
    创新例题点拨
    【例1】 在图1.3-18经纬网中,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点是 ;D点在A点 方向。
    image047.png (3.91 KB)
    2007-10-19 07:21
    点拨:这是一道有关地球某点地理位置和判断方向的题。解题关键是首先要确定经纬度。可以先在图中画出赤道和180°经线,依此确定东西经度。然后补画出160°E经线,此线以东即为西半球。
    答案:A、B,东南
    【例2】 根据图1.3-19判断:
    (1)A的经纬度 。
    (2)B在A 方向
    (3)C在B 方向
    (4)D在B 方向
    (5)D在A 方向
    image049.png (7.24 KB)
    2007-10-19 07:21
    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经纬度确定和在经纬网图上判方向。A位于0°经线以西为西径、0°纬线以北为北纬。B与A在同一纬线上,只是东西向关系,B在A的正东方向。C与B在同一条经线上,不存在东西关系,C在B正南。B与D经度差为100°,小于180°,所以D在B的东南方向。A、D相差200°,大于180°,所以A向西看D较近,所以方向为西南。
    答案:(1)l00°W,30°N(2)正东(3)正南(4)东南 (5)西南
    金钥匙:根据纬度判南北,根据经度判东西,若两点间经度相差小于180°,则接一般规律与所计算度数方向一改,若两点间经度和大于180°,说明计算经度的方向不是最近方向,应改为相反的方向去判方向,例第(5)小题容易错答为东南方向。
    【例3】 某考察队由A出发,向南行进200千米,再向东行进400千米,再向北行进200千米,发现又回到A地。请判断A地的位置。
    剖析:本题考察内容是地图上的方向确定和经线的特点。
    题目中明确“向南”、“向北”行进即沿经线行进,“向东”、“向西”行进即沿纬线行进。A南行200千米地的北点,又是“再东行400千米”的北点,处于两条经线的交汇点。只有极点,才有经线交汇的现象。若为南极点,则不可能出现最开始的“南行200千米”,因为南极点的前后左右均为北,所以此点在北极点(90°N),试画图验证。
    image051.png (4.45 KB)
    2007-10-19 07:21
    答案:A点为北极点
    金钥匙: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南极点的任何方向均为北,北极点的任何方向均为南。
    学习方法指导
    1.比例尺:
    (1)比例尺的换算:
    ①已知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②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③已知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求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记准比例尺公式灵活运用即可,比例尺=
    (2)比例尺的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①比例尺只表示两地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程度,而不表示面积缩小的程度。阅读比例尺时,应读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
    ②图上距离以厘米为单位,由厘米换算成千米,把厘米数的小数点前移五位。
    ③比例尺是个比值,无单位。
    (3)比例尺大小的比较
    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比例尺大小的比例,只要掌握一个原则,即把所要比较的各比例尺转换成同一形式,就能方便地判断大小。如A.1:1000000,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
    image053.png (1.55 KB)
    2007-10-19 07:21
    ,这三种比例尺,都可转换成线段式:
    image055.png (3.27 KB)
    2007-10-19 07:21
    ,由此可知B比例尺最大,C比例尺最小。
    2.归纳地图上方向辨别的有关知识,便于理解记忆。如下表:
    一般定向法 指向标定向法 经纬网定向法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一般指北方方向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
    适用于无指向标无经纬网的地图 适用于有指向标的地图 适于有经纬网的地图
    3.如何在经纬网图上判定方向:
    image057.png (26.49 KB)
    2007-10-19 07:21
    (1)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无论经线、纬线怎样弯曲,在同一经线上,任何一点总是位于另一点的正南或正北方向;在同一纬线上,任何一点总是位于另一点的正东或正西方向。如:上面左图中,B位于A的正东面,D位于C的正北面。
    (2)在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①从北极看,所有的经线都是指向正南;从南极看,所有的经线都是指向正北。如:上面右图中,A、B、C、D都位于南极点的正北。②在以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在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上,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
    在极区判定方向,一般分两步:根据极点,判断南北向;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东西向。地球自转方向无论从北极上空看还是南极上空看都是自西向东。
    (3)只告诉经纬度的两个点判断方向,也是分两步:根据纬度判南北,根据经度判东西。例,甲地(30°S,60°W)在乙地(45°S,30°W)的什么方向。根据纬度30°S、45°S判断出甲应在乙北面,根据60°W、30°W判断出甲应在乙的西面。合起来甲在乙的西北方向。
    4.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image059.png (22.69 KB)
    2007-10-19 07:21
    image061.png (10.22 KB)
    2007-10-19 07:21
    可以借助流水方向辨别地势起伏,水总是由海拔高处流向海拔低处。注意画流水线时要垂直于等高线来画。
    5.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
    (1)在分层设色地形图的一角都附有高度与颜色对照表,根据此表判断图中某地的海拔高低。
    image063.png (3.28 KB)
    2007-10-19 07:21
    image067.gif (3.3 KB)
    2007-10-19 07:21
    学习效果评估
    一、选择题
    1.下面四幅图中,城区面积最大的是( )。
    image068.png (25.12 KB)
    2007-10-19 07:21
    2.甲地(40°N,20°E)位于乙地(20°N,40°E)的( )方向。
    A.西北 B.东北 C.西南 D.东南
    3.如果一个人站在北极点上,那么他的前后左右均是( )。
    A.东 B.南 C.西 D.北
    4.野外考察,下列比例尺最适用的是( )。
    A.1:1000 B.1:10000 C.1:25000 D.1:100000
    5.下列四幅地图,图幅大小相同,则比例尺最小的是( )。
    A.中国地图 B.亚洲地图 C.山东地图 D.济南地图
    6.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正确的是( )。
    A.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先找指向标,然后定方向
    C.在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只有南北之分
    D.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肯定会有东西之分
    7.下列各类型地图中能够最直观地表示地面某一线上地势起伏的是( )。
    A.等高线地形图 B.地形剖面图 C.平面示意图 D.分层设色地形图
    8.下列四幅等高线图中,表示盆地的是( )。
    image070.png (23.29 KB)
    2007-10-19 07:21
    9.有关地图的正确叙述是( )。
    A.地图上方总是北方
    B.山地标高均为相对高度
    C.等高线呈闭合的地区,表示的是山地
    D.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代表水体
    10.绘制等高线地形图时,选择等高距的主要依据是( )。
    A.绘图纸张大小 B.地形海拔的高度
    C.地图比例尺的大小 D.地势高低起低和坡高陡缓
    11.泰山玉皇顶(1524米)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8米)的相对高度是( )。
    A.10380米 B.1532米 C.7324 D.8380米
    12.在等高距为50米的地形图中,5条等高线重叠于某断崖处,该断崖的相对高处可能为( )。
    A.180米 B.200米 C.220米 D.240米
    13.1m2的墙壁上,绘制某中学规划图,采用下列比例尺比较合适的是( )。
    A.1:500 B.1:50000C.1:10000D.1:150000
    14.修建水库计算土方工程量的依据是( )。
    A.分层设色地形图 B.等高线图 C.土地类型图 D.地形剖面图
    15.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相同,比例尺不同,请判断坡度最陡的是( )。
    image072.png (15.44 KB)
    2007-10-19 07:21
    16.下列比例尺,最大的一个是( )。
    A.1:2500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50千米
    C. image074.png (444 Bytes)
    2007-10-19 07:21 D.1:2500000
    17.在一幅比例尺为1:2500000的地图上,量得某河流的长度为50厘米,则这条河的长度是( )。
    A.1250 B.1250千米 C.250千米 D.750千米
    二、填空题
    1.地图上的比例尺= ,通常有三种表示形式,即 、 、 。
    2.甲、乙两地实地距离为80千米,将其表示在地图上的距离为5厘米,该图的比例尺为 。
    3.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根据 定方向;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 定方向;在既无指向标;也有经纬网的地图上,一般是用“ 、 ”来确定。
    4.地图的语言,包括多种 和它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
    5.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 ,坡缓的地方,等高线 。
    6.在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包容地区的范围愈小则选用比例尺应愈 ;在所画地区范围相等的情况下,图幅愈小,则比例尺愈 。
    7.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一般有两种,即 和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标的高度为 。
    三、读图题
    1.读经纬网图(如图1.3-26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image076.png (20.48 KB)
    2007-10-19 07:21
    (1)图中点的经纬度A是 ,D是 。
    (2)B点属于东、西半球的 半球,位于A点的 方向。
    (3)D点位于B点的 方向,A、B、C、D位于S的 方向。
    (4)A、B、C、D四个点中,太阳光终年能够斜射的有 ,有极昼和极夜的是 。
    (5)A、B、C、D四个点中,春分日最先见到太阳的是 ,日落时间最晚是 。
    2.读“等高线地形图”(如图1.3-17所示)回答:
    image078.png (7.92 KB)
    2007-10-19 07:21
    (1)若仅从地形方面考虑,请比较从B点爬到山顶A点容易还是从C点爬到山顶A点容易。简述理由 。
    (2)若自A点沿直线向B点行进,那么行进方向是 ,自A点到C点行进,则行进方向是 。
    (3)若A点海拔265米,则该点高出B点 米。D点的地形类型是 。
    (4)据测量,A点到C点的图上距离为2.5厘米,A点到B点的图上距离为1厘米,那么A点到B点的实地距离比A点到C点的实地距离近多少?
    3.读图1.3-28,在B山设计了CB、DB两条登山路线.请判断:
    image080.png (10.98 KB)
    2007-10-19 07:21
    (1)沿 线修建公路省力,原因是 。
    (2)A、B两座山顶之间有高山电览车相通,电缆车的速度是每分钟200米,乘电缆车从B山到A山大约 分钟。(已知比例尺为1:100000)
    4.读图1.3-29,回答问题:
    image082.png (9.33 KB)
    2007-10-19 07:21
    (1)汽车的行驶方向由 向 出村后再折向 。
    (2)河流大致流向 方。
    (3)村庄在小河的 面,林地在村庄的 面,耕地在林地的 面。
    5.读图1.3-30,完成下列问题:
    image084.png (23.42 KB)
    2007-10-19 07:21
    (1)某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幢四周窗户朝北的房子,应建在图中的 点。
    (2)E在A的 方向,F在B的 方向。
    (3)E在F的 方向,F在G的 的方向。
    (4)A在B的 方向。
    (5)CE的经度为 ,DF的经度为 。
    image086.png (3.7 KB)
    2007-10-19 07:21
    参考答案
    一、1.A2.A3.B4.A5.B6.C7.B8.B9.D10.B11.C12.B13.A14.D15.B16.A17.B
    二、1.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文字式数学式直线式
    2.1:16000003.指向标经纬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符号
    5.密集稀疏 6.大 小7.海拔相对高度海拔
    三、1.(1)60°S,40°W 70°S,80°E(2)东东南(3)正东正北
    (4)ABCD(5)DA
    2.(1)C到A容易,因为C到A高线比较稀疏表示坡度和缓。
    (2)东北东南(3)45山脊(4)75米
    3.(1)DB,DB处等高线稀疏,说明坡度和缓(2)15
    4.(1)西南东北上东(2)北(3)西东南西
    5.(1)D (2)东南西北 (3)正东正东 (4)西北 (5)东经45°西经45°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